东昌澄泥传承人郭太星:
砚台花瓶上刻画运河和古城元素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幼喜爱画画,祖传澄浆玉泥枣木柴官窑,喜欢制作砚器,每年只做九方,人送外号:郭九砚。中国工艺美协会员。”在自己的博客中,东昌澄泥传承人郭太星这样介绍自己。
  郭太星介绍,“澄浆玉泥”技艺要用锦袋取黄河泥浆,通过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得到一种极细腻的泥。先辈艺人主要用这种泥制作活字印模、澄浆砚台、粉彩茶罐、澄浆花盆等“澄浆玉泥”艺术品。选土需要经过8道工序,大概需要3至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成品。
  家在在东昌府区道口铺镇郭庄村的郭太星告诉记者,听村中老人讲述和村中郭氏族谱记载,是郭姓祖先自山西迁入这里时,带来的养家糊口绝技,便是“澄浆玉泥”技艺。
  他跟长辈系统学习这门技艺,并在郭庄村建了一座澄窑,遵循传统工艺烧制澄泥艺术品。为了传承发展这项技艺,他在道口铺投资建设了一座博物馆,供当地的中小学生和澄泥爱好者们参观学习,打算在聊城一些小学、外地一些中学以及北京一些大学设立的东昌太星澄泥传习所,正在陆续设立中。他说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这些地方为他们授课,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这门传统绝技。
  古城开街时,郭太星打算现场在砚台、印章、花瓶上雕刻代表古城文化元素和运河文化元素的内容,让古城厚重历史通过游客尽可能广泛的传播出去。现场也会展出具有东昌府人文历史内容的砚台、印章、茶叶罐、花瓶等,还打算做出一批旅游纪念品,供游客赠送亲友或自己收藏。 (记者 杨淑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