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首例H7N9死亡病例
专家:H7N9已降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2015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临沂发现的1例H7N9输入性病例,经抢修无效不幸离世。这成为自2013年4月23日我省确诊首例H7N9病例以来的首位死亡病例。专家提醒,现在H7N9疫情仍呈散发状态,不通过人到人传播,从甲类传染病降为了乙类传染病管理,无需再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本报记者 李钢        
    老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逝世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月16日通报,临沂市发现1例H7N9输入性病例。患者孟某,男,60岁,农民。发病前在江苏省常州市务工。1月7日,该患者从常州返回临沂市兰陵县住院诊治。随后,经省市专家组确诊为H7N9输入性病例。确诊后,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专家组成员立即前去会诊,并参与治疗。但因患者病情严重,几经抢救无效,不幸于1月17日逝世。
  “患者病情太重,已经无法使用人工肺了。”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专家组组长、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说,患者治疗得太晚了,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之患者属于老年人,治疗难度更大。省卫计委通报显示,患者2014年12月30日就出现全身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经在常州市居住地治疗,病情逐渐加重,2015年1月7日又自驾返回临沂市兰陵县诊治。
  H7N9患者无需再强制隔离
  高大川提醒说,随着人们对H7N9了解的深入,H7N9也由原来的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降为乙类传染病,无需再对患者进行强制隔离。
  专家表示,针对不同类别的传染病会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后,医务人员要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报告,并依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根据目前研究,H7N9的传染源可能为携带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途径仍是由禽到人,几乎不存在人到人传播,目前也未发生明显变异,且早期使用达菲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专家一致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仍呈散发状态,民众不必惊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