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模式打造“华夏第一麦”
率先制订两项粮食生产地方性标准综合体规范
2015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8日讯(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郑军 崔志华) 1月17日,受齐河县委、县人民政府委托,由农业部、国家标准委、中国农科院、中国社科院、山东省农业厅、德州市政府等部门10多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齐河县《小麦、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和《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进行了评审。
  专家评审组认为,齐河县在全国粮食主产县中率先迈出了农业综合标准化的步伐,两个标准综合体以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依据,规定了齐河县小麦、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和质量安全生产综合标准化建设术语、区域划分、发展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要求、综合服务和建后管护等方面的内容,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水质、大气、土壤、耕作、管理、科技、农药使用、肥料选择、社会化服务等规定了严格的科学标准,设计合理,内容翔实,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有重要探索作用。
  近年来,齐河在推进“大方田、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中,形成了“两大经营主体创新(新型生产主体、多元服务主体)、两大综合标准规范(社会化服务、质量安全)、三大支撑举措强化(人力保障、财力支撑、动力激励)”共铸现代农业的“齐河模式”,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种地富民”的发展窘境,扎实打牢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27.3亿斤,平均亩产1197.7公斤,实现“十二连增”,成为连续8年总产过20亿斤的超级产粮大县。其中,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玉米和全年平均亩产刷新三项全国最大面积高产纪录,平均年亩产达到1502.27公斤。下一步,该县将“综合标准化”贯穿生产全过程,全面推进8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全国集约面积最大、单位产量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的“华夏第一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