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日照·海边旧事之五
杆秤(续)
2015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文阁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旧时,这是大户寒门教子课孙的祖训。
  那么,什么是秤花?秤,又是啥时候、谁发明的?
  (三)
  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砣)为公道老儿。”
  旧时,人们不仅把杆秤作为日常称量器具,更是一种吉祥之物,叫“当家财神”,寓意“有秤当家,家财兴发”。乡间有置办杆秤的习俗,小户人家置小秤,大户商贾大小秤都置办,很慎重,专门订制,还多把一杆红木、乌木制的秤供在正堂。这是因杆秤用处广、形像龙,镇邪。
  新屋乔迁,先搬杆秤,接着扫帚畚斗,然后再是家具被褥。
  儿大分家,得给置办一杆秤。凡是东邻西舍借秤使的户,日子可想而知。
  过年,要用红纸卷贴在杆秤头上,求财气兴旺。
  长辈还要教儿孙从小就认秤花。乡间甚至有“小孩不吃鱼籽”的忌讳,说是吃了鱼籽,长大不认秤花、不识数。
  小孩子“抓周”,除算盘、斗、剪子,还得有一杆秤,取“称心如意”,盼子孙守本分、懂良知。
  做生意的,碰上“跑反”、即躲土匪或战乱,宁失钱,也不失秤。
  海边老呱:有一年刮龙卷风,那风大到合拢抱的树都拦腰断了。一老人冒着大风,拿把杆秤挂在大门梁上,说“秤能压千斤”。后来,他家的屋果然保住了……
  时下仍流传许多以杆秤为比喻的谚语:“上下三处是根秤,邻居八家是面镜”;“心平勿用秤”,等等。这是把杆秤灵化为一种道德了。
(四)
  杆秤,分三种:钩秤,称秤时用钩,又分单钩和双钩;盘秤,秤钩处挂秤盘;戥秤,称金量银,或老参雪莲等贵重药材及香料。
  过去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外有戥子(戥秤)。戥秤始于宋代,最小的能称0.01克重的毛发,秤杆最短的仅3厘米,这多用细铜或牦牛骨,更高档的用象牙,那是一般秤铺制不出来的。
  戥秤很小,更得准,这因多是药房配药时用,人命关天。
  民间最常用的是钩秤,由秤杆、秤钩、提纽(一般双提纽)和秤砣组成。按称量多少,分小秤、中秤和大秤。小秤,称15公斤以下,杆长60~80厘米;中秤,称30~50公斤,杆长90~120厘米;大秤,称50公斤以上,杆长1.5~2米,最大的称到1390斤、秤杆2.7米。中秤和大秤有时得两三个人抬着称,也叫杠秤、抬秤。
  旧时,制秤多是家传,传男不传女。也带徒,可挑剔得很――别看小小一杆秤,复杂到上百道工序,称“百工之首”,秤杆、铜皮、秤盘、砣都自己做,锯、刨、斧、锉、钻、凿子、墨斗……木匠、铁匠和扳金工、油漆工的活,得样样拔尖。
  选木料:制秤多用纹路细腻的硬木,首选紫檀、花梨、苏木,吸水小,不变形,这是大户人家要的。草民百姓,多是枣木、石榴木的。不管哪种木材,都得阴干一年以上。否则,秤就可能失准。
  刨秤杆:用专做精细木工的小刨刀把方木刨圆,一头粗一头细,锯截到合适尺寸,再把毛刺清干净,打滑。
  定“叨口”:两人用墨斗在秤杆上弹出几条纵向等分墨线。
  安“叨子”:在秤杆上找出三个“叨子”的位置,用手摇钻打出垂直的穿孔,安上三个“叨子”。
  铜皮包焊:根据所需尺寸剪裁铜皮,磙圆,套在秤杆两端的头上再修剪,然后使锡焊接铜皮。
  安秤盘:把盘上系绳挽结到秤杆大头最外侧的“叨子”上。
  校定星: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精细的工序。当木杆平衡时,再用双脚规、也叫步弓,就是老式圆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道记,就叫定盘星。其余的,按此推断重量,一一刻下记号。
  钉星花:用手摇钻钻出秤星孔,约1毫米深。一杆15公斤的秤,得打300多个眼。钻完秤星孔,秤匠拿专用的“快刀”和一段细铜丝,把铜丝插进去,用“快刀”将铜丝割断,在秤杆上轻敲两三下,锤实、摩平。不多会,一颗颗闪着暗光,标记两、斤、十、百的的铜星――“秤花”,就镶在了秤杆上。
  相传“大秤匠”的绝活:夜晚用铜条镶一杆称30斤的双面秤星,就点一根火柴,只见他手掐细细的铜条,在秤杆上翻飞击打,旁观的还眼花缭乱时,火柴杆燃完了,大秤匠也住了手。再点灯细看,那细长润泽的紫檀秤杆上,侧面93个星、上面110个星镶得中规中距,两排铜星距离匀称准确,闪着黄灿灿的光。
  秤花,最早用紫铜,后来使黄铜,这时间再长,擦一擦,铜色不变,暗红色的杆秤上,刻度和天上的星星般清晰。尔后,改成水银和锡混起来的,再后来大多使铝丝,日子一长,会氧化变黑,就看不清了。
  打磨:用钢锉、油石使水把杆秤打滑,然后用木花蘸水和着石灰粉一遍遍磨除油污。风干后,用清水冲干净。
  抛光:待着过色的秤杆风干透后,抛最后一次抛光,让秤杆光润,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识。
  做秤,最难的是计算,比如称重150公斤的大秤,杆长155厘米,秤大头(秤首)直径4.5厘米,小头(秤尾)直径3.8厘米。每支秤杆大头处有三个纽绳。外纽起档5公斤至35公斤,里纽起档35公斤至150公斤。砣重2千克。钩重240~250克……
(五)
  清时,朝廷专门制“法子秤”,就是标准秤,秤匠必须以此为准,还得挂在秤铺最显眼的地方,误差得在1/400以内。就是说,1斤只能偏差1克多一点。否则,就是次品。
  秤,象天法地。做秤,就是做人。老秤匠收徒弟,开口就告诫:“法子秤”,要悬在心上。
  就像“九佬十八匠”其它行当一样,旧时秤匠铺,秤上都会做一个自家的标记。两家做买卖,斤量起了争议,就以谁的秤是“某某记”的为准。要都不是这个“记”的,就要找一杆来当公平秤,双方都服,这是一家秤铺最场面的事,那是牌子。
  民间,秤匠还被尊称为“秤官”。别看秤不大,称的是良心――100斤的东西,叨口偏差2毫米,重量就得相差七八斤。
  这就来了“鬼秤”,秤做了“鬼”――在秤杆内装水银、戥盘上加坠铁,把秤钉做得“老”些,这称出来的东西就多于标准斤两;或在秤砣上做手脚,秤杆做得“嫩”些,这样,一斤秤也就只称七八两。
  老话说,这是没了定盘星!
  “板上钉,定盘星”。会买秤的人首先会把砣放到定盘星,两头端平,此秤不假。定盘星是秤杆上的平衡基准点,零刻度,找不准就会缺斤少两,那就失了“公正”。
  近代,西方度量衡“虎克定理”磅秤和台秤的传入,对杆秤冲击很大。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的命令》,确定米制为基本计量单位,全国推广,“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至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十六两一斤制退场。
  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1997年,全国各大中城市限制使用杆秤。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咿呀咿哎呦,你就是定盘的星。”多年前,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曾让人们一度又想起了已冷落多年的杆秤。
  然而,随着电子秤的普及,不久的将来,杆秤会终结为一段“权衡文化”的符号。也许,那时我们更该时时“钩”起的――这曾是数千年沧桑中一个民族的良心……
  (作者为著名学者、日照市太阳文化研究会监事长、《日照企业文化》杂志副总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