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鲜奶市场供求失衡,价格下行
枣庄成品奶价格相对平稳
2015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6日,超市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箱装牛奶。 本报记者 孙越 摄
     本报记者 孙越 
本报通讯员 庞海涛

  近日,山东省鲜奶市场价格持续下行,部分乳品加工企业限收、停收生鲜乳原奶,奶牛养殖行业“卖奶难”问题凸显,不少奶农及相关产品加工也受损。16日,记者先后走访市中区多家超市及相关乳品加工企业了解到,目前枣庄市奶制品价格平稳,没有出现较大浮动。
成品奶制品,价格平稳
  16日,记者走访了市中区多家超市及专营店,通过销售人员记者了解到,目前,成品奶制品销售价格平稳,没有出现较大的浮动。一家专营奶制品多年的商家赵先生说:“现在虽然原奶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但在成品奶制品上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价格也相对平稳。”
  记者先后在多家超市看到,除原有商家一直在进行促销活动外,大部分成品奶制品价格没有出现较大浮动。部分超市对商家有促销活动的奶制品进行分类,并以买一送二、满一定金额返金额等形式促销,多数超市专柜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商家临近岁末,会推出部分产品制定促销活动。而对于原奶供过于求是否会影响成品奶价格问题,销售人员表示不是很了解。
价格未见下调,市民直盼促销
  通过走访多家超市及专营店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商家促销方式比较“领情”,其中买一送二、满金额返金额以及“捆绑”送物品的促销形式居多。市民张先生说:“成品奶制品的价格很少出现较大的调价,现在不少超市都在搞促销,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让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我买的这个益酸乳买一送二,挺实惠,所以我买了很多。”市民宋女士说。宋女士向记者介绍,她经常买袋装奶。现在虽然原奶出现供过于求,但相比之前的价格,现在的价格基本没有出现下调,也只能趁超市搞促销时多买些。
  与宋女士一样,市民王女士表示:“我一个星期要购买两次纯牛奶,这次购买的价格与上次购买的价格相比,只是便宜了三毛钱,在我看来牛奶的价格一直没什么变化。”王女士接着向记者讲,虽然成品奶制品价格没有出现较大浮动,但超市促销活动也是生产厂家的一种变向调价,希望成品奶制品价格能够更亲民一些。
“大合同”成为生产厂家避风港
  16日,记者从台儿庄区畜牧水产局了解到,目前,台儿庄区现存栏奶牛2.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56万头。辖区内生产厂家多与大型乳品企业签订“大合同”,并按合同约定,鲜奶市场价格上行时,让利不加价,下行时,保质保量不减价。
  台儿庄区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台儿庄地区的山东祥和乳业、枣庄瑞鑫乳业鲜奶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4.4-4.6元/公斤,台儿庄区积极打造以山东祥和乳业、枣庄瑞鑫乳业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奶源基地,先后实施了2013年、2014年两个年度财政扶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为奶牛养殖企业在鲜奶市场下行中,营建了独树一帜的避风港湾。
  山东祥和乳业供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鲜奶主要销往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和企业自用。与小型养牛场、散养户不同,祥和乳业多与大型乳品企业签订‘大合同’,即固定周期(12个月)、固定销量、固定高品质、固定价格浮动,按照合同约定,鲜奶市场价格上行时,让利不加价,下行时,保质保量不减价。”同时“大合同”在奶牛养殖企业和乳产品加工企业之间,搭建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共同体,降低了双方在鲜奶价格波动中的市场风险,获得了互利共赢、良性稳健的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