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上种芦笋 一人带动众人富
郓城“80后”小伙常化月回乡创业,黄河滩区崛起芦笋基地
2015年05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芦笋基地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龙 赵性宝) “芦笋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种植芦笋的一次性投入虽然很大,可种1茬可以收获十多年呢。”近日,在郓城县久源芦笋种植基地,总经理常化月高兴地跟记者说。据悉,常化月在李集乡梁楼村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并聘请当地农户到他的芦笋种植基地打工,不仅圆了自己的返乡创业梦,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家致富。
  “我从小就在黄河滩区长大,高中毕业之后到北京发展,从事电子软件销售工作,在北京也有不错的收入,但心里总惦记着家乡,总想着怎么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事情,让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这位出生于1982年,仅33岁的小伙对如是说道。
  2011年,常化月和哥哥商议回到家乡搞种植,兄弟两人经过对多个项目的考察,根据家乡土壤气候条件,选择了绿色健康、市场需求大的芦笋作为种植品种。常化月最初承包了300亩滩地作为芦笋试种基地,当年就取得60多万元的收益,初步尝到创业的“甜头”,常化月随之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又承包了1800亩。
  为打造绿色纯天然的食品,常化月种植的芦笋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让芦笋在纯天然的环境下生长,此外,常化月还联合北京农科院芦笋研究中心,并借助郓城县农业局的扶持政策,在黄河滩建立了无公害绿色生产基地。   
  凭借之前的IT工作经验,常化月建立了“中国芦笋交易网”,在网上联系芦笋买家,成功打开了销路,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客户来到黄河滩区的合作社来装运芦笋。为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常化月鼓励附近村民一块种植芦笋,由他负责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以及销售,吸引了20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同时,合作社还雇了60多人负责芦笋的切割、分类等工作,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
  截止到目前,合作社芦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多亩,成为黄河滩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合作社也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国家无公害产品”的标识认证,并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示范农村合作社”和“国家示范合作社”。
  “现在,合作社已注册了‘将军令’、‘笋人’等商标,并开发出了鲜食芦笋、芦笋粉、芦笋茶、芦笋酒等芦笋系列产品。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万亩芦笋标准化种植基地,着力发展芦笋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一个绿色的产业加工链,打造自己的芦笋品牌。”提起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常化月信心满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