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家庭圆了安居梦
济南公租房管理分配入住经验全国推广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清雅居小区内部环境优美。  本报航拍记者 刘军 张中 摄
     7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公租房分配入住现场会在济南召开。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作为唯一参会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把济南保障房的建设分配管理经验向全国推广。截至目前,济南市级政府投资建设的2.75万套公租房(含原廉租房),已累计分配2.45万套,分配比例达89%,所有已竣工房源实现了100%分配入住。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济南市已有10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搬进保障房小区,圆了安居梦。公租房如何实现“叫好又叫座”,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刘胜凯作了深入解读。

  本报记者 喻雯                      

位置如何 廉租房都在黄金地段 公租房也在二环路周边
  “小区内水、电、煤气、暖气、有线电视齐备,图书阅览室和康复活动室很热闹,房管站工作人员还帮助代买粮油、蔬菜,经常有爱心志愿者上门服务。”天成新居廉租房的住户段升满笑着说,他今年57岁了,2008年,他通过优先摇号住上了3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住了6年多,他没想到廉租房小区有这么细致入微的服务。
  段升满所在的天成新居廉租房有552户低收入家庭入住,这里离繁华热闹的济南火车站仅300多米远,门口有19条公交线路可供出行,周边有多个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以及医院、幼儿园和小学,配套功能齐全。
  廉租房小区建在成熟区域的繁华地段,这是济南的一大特点。对此,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刘胜凯说,从百姓利益出发,本着方便宜居的原则,政府建设的11个廉租房小区都位于市区“黄金地段”,以小地块建设为主,直接联通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此外,还坚持每个廉租住房小区按照500户左右的规模予以设计,廉租房小区基本满足了保障家庭工作、生活和子女入学等需求,入住率始终保持100%。
  除了廉租房小区外,济南市根据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的用工需求,按照“项目选址”“住房需求”合理匹配的原则,在中心城二环路周边,投资建设了9个公租房项目、约2.25万套,既满足了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又优化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公租房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共赢发展。

怎样申请 预分配摸清住房需求建房子 5000户多外来务工者住上公租房
  刘胜凯说,济南设立了灵活的准入门槛,人均住房面积低于住房困难标准的均可以申请公租房。放宽收入限制,除享受租金补贴的低收入家庭外,对其他申请家庭取消了收入审查程序。
  在公租房的申请上,实现同城待遇,进城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等,不论其户籍,只要其就业稳定,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以和本地家庭一样申请公租房。目前,已累计有500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了公租房保障。
  刘胜凯说,为了提高分配入住的科学性,济南市通过发布公告,让公租房需求群体自行预申报,基本摸清了全市保障家庭的公租房需求情况,为科学编制公租房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预分配制度,对施工顺利且工程进展符合一定条件的在建项目,启动预分配程序。
  “预分配制度的实施,倒逼了工程建设进度,稳定了轮候家庭的心理预期。”刘胜凯说,这样一来就有效提高了公租房的分配效率,缩减了分配入住周期。

质量咋样 公租房质量两年都免检,小区获人居环境范例奖
  保障房的质量过不过硬,是关乎“安居梦”能否实现的根本。刘胜凯说,对公租房建设工程,他们始终坚守“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严把“设计、招投、施工、材料”四个关口,实施公租房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在2012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综合执法检查中,济南抽检项目的符合率和基本符合率达100%,2013年、2014年成为质量免检城市。清河新居、裕富居等十余个项目先后获得省建筑工程主体优质结构奖;清雅居公租房项目荣获山东省工程质量最高奖“泰山杯”,目前正处于“鲁班奖”终审过程中。
  刘胜凯说,为使公租房住户住得好,他们推出了涵盖房屋管理、社区管理、治安管理、物业服务、爱心服务和自我服务“六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综合运营管理模式,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慈善工作站”“居家养老工作站”“就业指导服务站”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济南保障房项目2012年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如何分配 公租房分配电脑说了算,房源审核分配全部直播
  保障房建好了,如何让真正有需求的人群住上,这是公平公开分配的关键。刘胜凯说,为确保政府有限的住房资源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他们建立起了分配对象、标准、程序、过程、房源、结果“六公开”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制度,把政策出台、资格公示、摇号排序、结果公布等重要环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公开公示,既方便群众准确了解政策,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为提高分配科学性、公平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他们自主开发了住房保障审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审核分配全过程“电脑说了算”的阳光分配。“为确保分配公开公平,我们对摇号实行电视、网络、手机现场全程直播,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分配。”
  刘胜凯介绍,2011年济南率先建成并运行全国首个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涵盖全市城区和所辖县市所有居民的个人住房信息,并与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地税征管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连接,实现比对信息共享,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
  记者看到,电子审核系统将申请保障房的各项准入条件、审核规定、工作时限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设置和固化,一旦超出规定要求,系统都会自动弹出预警提示,既保证了审核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又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
  截至目前,济南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7万套,分配保障性住房4.2万套,向1.02万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1.1亿元,累计解决了10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没有发生一起骗取廉租房实物配租保障及分配不公投诉的事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