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跨界发展 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王德刚认为,近年来聊城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产业链短、产业发展不足,没有5A级景区、旅行社经营能力低等问题,这正说明旅游发展和增长空间大。 
  他认为,目前,体制增量兼顾的情况下,努力增量是目前更重要的发展任务。他说,聊城旅游要实现跨越发展,首先,要把现有产品卖出去;其次要跨界发展,引进非旅游企业跨界投资;同时要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利用工业、农业、商业等相关产业优势发展旅游,还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旅游发展。 
  王德刚表示,日前,山东省正在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对聊城是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规划中,将阿胶养生和创意旅游列为两个重要领域,结合聊城目前情况,正需要一个跨界、融合、多规合一的园区规划,而且是一个旅游和园区规划的总体规划。创意农业旅游方面,同样需要一个农旅一体化规划,形成“旅游+农业”和“农业+旅游”两种业态。聊城能否在全省率先打造一个创意农业示范区。
  另外,要系统规划,以东昌湖、水上古城旅游为核心,整合整个主城区的城市旅游,将东昌湖与水上古城、运河,临清古城遗产旅游等整体规划,东昌湖与水上古城,与城市社区生活融合发展,形成历史文化与新市井生活体验旅游。古城形成完整的业态,与东昌湖一起,水上、岸上互动与业态整合,形成“南秦淮北东昌”的品牌。 
  王德刚认为,旅游综合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十年前的观念可能是要不要发展旅游,现在的观念问题,则是怎样发展旅游,资源转化型的旅游发展阶段已经过去,代之以投资拉动型、文化创意型、融合发展型,希望聊城旅游通过综合改革实验,开创山东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中国旅游发展新经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