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创造康复奇迹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是国家级建设项目,是全市设备齐全、技术领先、标准高的规范化康复医学中心,形成了以“传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特色治疗模式”。在这里,一幅立足行业特点,将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完美结合的宏伟蓝图绘就而成。在这里,创造了众多生命的奇迹。
领衔前沿技术
铸造康复高地

  吃过早饭,工伤职工王先生在护工的陪护下来到康复训练大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偌大的康复训练大厅里,人头攒动,各项康复活动井然有序。今年30岁的王先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遭遇了车祸,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经过抢救、手术及药物等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科。针对王先生入科时言语不能、四肢不能活动,只能平卧在床,双下肢严重变形,插有胃管、尿管。医师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安排7项训练项目,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调整康复计划,经过一年康复训练,患者能用手势与人交流并借助支具进行行走。
  据悉,德州市中医院按照卫生部康复医学建设标准积极筹建了康复医学中心,于2012年10月30日正式启用。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里创造了很多生命的奇迹:中风导致右侧肢体软瘫伴失语的老人能自行走路,脑瘫患儿恢复智力正常发育,以健康姿态成长……
  “按照现代康复治疗模式,结合中医传统康复手段,形成了以专科为方向、专病为核心、专项技术为手段的特色康复。”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唐新辉说,经过系统的康复评定后,患者会得到一套根据自己目前身体状况制定的最佳康复治疗方案,除运用各种现代康复治疗仪器外,还会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对脑卒中、脊髓损伤、儿童脑瘫、骨关节损伤、截瘫等残障患者开展了有效康复治疗。
配置尖端设备
为患者康复奠定基础

  在康复医学中心,康复门诊、康复综合评定室、传统中医康复治疗部、言语吞咽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磁疗室、康复机器人运动治疗室、PT大厅等相关科室一应俱全。“康复机器人、智能上下肢治疗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吞咽言语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和湿热敷治疗仪等成为这些科室的治疗法宝……”谈起康复医学中心治疗设备,唐新辉如数家珍,“中心拥有尖端康复设备100余台件,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一个口碑好的科室,除了拥有先进的设备外,专业人才的配备也至关重要。康复医学中心现有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针灸推拿治疗师、医护人员48人。先后派出业务骨干分别到北京、广州、济南、青岛等医院进修学习;邀请了中国康复中心、台湾秀传医疗集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等专家来院应诊、讲学和培训指导。
高标准建设
引领德州康复医学发展

  2012年7月,市政府在《关于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构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乘着这股东风,市中医院高标准建设康复医学中心。为此,医院邀请北京、台湾、香港等著名康复医学专家前来进行系统培训,在康复医学临床、科研,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北京、台湾、广州等地参观考察,引进和吸收康复医学专业先进管理理念,使建设工作起点高、标准高;牵头成立德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为全面推动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德州市中医院已被批准为“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定点医院”、“德州市工伤康复保险定点医院”、“德州市康复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5月29至31日,德州市中医院承办了第三届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康复流程与康复医学科建设培训班”,国内外知名专家汇聚于此,传授最前沿的康复医疗技术,提升全市康复医疗水平。
  德州市中医院作为引领德州市康复医学专业的龙头单位,不仅满足了医院改革发展的客观需求,使传统中医康复与现代医学康复有机结合,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更为构建全市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带动全市康复医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左天普 张琦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