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东路社区扶持大学生创业
一杯咖啡开启创业之旅
2015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2日一大早,李金龙和他的合伙人付林,乘坐电梯抵达位于济南花园东路一座写字楼的19楼。这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开始忙活。李金龙1989年生人,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山师东路社区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份沉稳、踏实,才鼓励扶持他自主创业。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岩
创业历程:边创业边上学
  “喜欢自由,不愿被束缚,我从来就没想过找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李金龙说,因为一心想创业,他刚刚进入大学,便开始在社会这个大课堂“深造”。
  大一第一个暑假,李金龙就选择了打工,不仅有了自己的收入,而且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思路越来越开阔。大二那年年仅二十岁的李金龙,在老师帮助下,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商贸公司。这一年中,不断奔波在北京和济南两地之间,在真诚、不懈努力以及对于市场的客观分析后签约了客户,公司人数也从最初的3人到11人,年收入40余万元。
  毕业后,李金龙入股济南一家传媒公司,从事户外广告、印刷、设计、电视媒体广告等文化产业,终于让所学的“艺术设计”专业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不懈的努力下,公司年净盈利达100余万元。
  “人生那么短,好玩的事情那么少,偶尔遇到了一件,就赶紧跟相知的朋友一起去做吧。”吴晓波说的这句话,和李金龙的年轻创业团队如此吻合。在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的过程里,李金龙领悟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创业心得:找准自己的定位
  李金龙每一刻都没有停歇过奋斗的脚步,他干过金融,做过化妆品,但是他还想开辟新的领域。创业动力是有了,可是做点啥呢?“下午茶是个很大的市场,外卖这么火,随时随地喝个下午茶不应该是一件难事。”李金龙说干就干。
  大学同学付林原本在国土资源局工作,却被李金龙的想法打动了,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铁饭碗,专心致志研究起了一杯咖啡。
  口渴COCOA未来咖啡厅,这是两人起的名字,他们认为,未来的咖啡厅就该随处而安。
  创业期的激情澎湃,很快就被实施过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题消磨得干干净净了。两个大男人,为做好一杯咖啡,不断地拜师学艺,后来为了学习甜点甚至串门前往韩国取经。
  “有时候,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现自我,最终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今,口渴COCOA未来咖啡厅已经成为美团、饿了吗等外卖APP上最受欢迎的咖啡店铺之一。
创业感言: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接近90后,年轻的李金龙还运用起互联网思维,重视顾客体验。只要顾客有需要,一个电话打来,他带上咖啡甜品就跑去了。
  就这样,李金龙的咖啡小店一点点地积攒着口碑与人气。尽管店面不大、人手不多,但凭借低廉的价格、周到的服务,他的咖啡店还是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他时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一直工作到天黑。
  “都说餐饮行业辛苦,可是干哪一行不是如此呢?”创业以来,李金龙吃了不少苦,可他从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明年,他打算在济南范围内,多铺几个店,更大范围地满足周边白领、小资人群的需求。他还想与各大学联系,作为一个创业项目,他可以不收任何报酬地给大学生们提供技术支持。
  “一个人得先会爬,才能走,能跑,眼光可以放得远一些,但做事必须脚踏实地。创业的事,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李金龙认为,年轻人创业,心态很重要,如果沉不下心来,将很难坚持下来。他也会吸取以前的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做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