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 火眼金睛识破案中案
牡丹分局刑警朱兆鹏以破案追逐“梦安平”
2015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女士为朱兆鹏送来锦旗。
     文/片 本报记者 赵念东

  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朱兆鹏,从小怀揣当警察梦想,如今从警已有6年。期间,他亲手抓获疑犯579人,破获案件1600余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700余万。他从浩如烟海视频资料中剥茧抽丝,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总结的“视频作战十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其主侦“8·20雇凶杀人案”“9·24日东高速杀人抛尸案”被省公安厅评为精品案例。
  “做一名让百姓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刑警,以自己所能增加百姓安全感。”这便是朱兆鹏正追逐的“平安梦”。

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还真相于大白
    16日上午,牡丹分局大院内锣鼓喧天,牡丹区马岭岗村民郭女士等村民送来锦旗,感谢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朱兆鹏为自己的儿子段某洗脱罪名。
  10月31日凌晨,段某与两个朋友走至东方红大街时,突被迎来走来的男子秦某撞到,段某没有在意。“但是对方破口大骂,我便踹了他一脚。”段某称,不一会儿,秦某的同伙邓某赶来。随后,双方发生撕扯继而相互殴打。
  “而打架一开始,与秦某一伙的另外5人赶来,将我们按倒在地,直至警察赶到。”段某称,第二天,却得知与自己争执的邓某鼻骨骨折,构成轻伤。后来,段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关进看守所。“但是,我儿子始终坚持自己没有打中对方脸部。”郭女士称,她后来接到受伤方电话,索要30万巨额赔偿,后来由18万又降至9万,怀疑对方造假伤敲诈,便来到牡丹分局反映。
  11月15日,正在分局加班的朱兆鹏接到郭女士反映,遂向办案单位了解,确实存在敲诈勒索嫌疑,但没有证据证实。而段某将面临检察院批准逮捕,极有可能被法院判刑,朱兆鹏遂接下该案。为查清事实,他连夜赶赴案发地点调取监控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敲诈勒索案。
  秦某等7人事先预谋,一人故意找茬引起对方动手,等候一旁的同伙伺机将与对方打架的自己人带走,对伤势作伪证,事后向当事人敲诈勒索。朱兆鹏与队员连续加班10余日,最终获取了犯罪证据。12月1日,他亲手将造假伤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郑某等人抓获并刑事拘留。段某被释放。
调阅视频资料3万余G,练就“火眼金睛”
    据统计,在朱兆鹏从警6年的时间里,他共调阅各类视频资料3万余G,从而练就了一双“神眼”,犯罪现场中留下的蛛丝马迹都成为了他破案的关键。
  2012年8月20日凌晨,沙土镇一女子张某被人用刀捅死在家门口,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由于案发后下起大雨,现场提取到的痕迹物证、检材等微乎其微,现场无监控,又没有目击证人,破案条件极差。
  朱兆鹏在接受任务后,带领民警先后调取案发现场附近监控52处,连续9天昼夜加班,最终通过查阅案发现场南70米马路对过一板厂内监控,发现板厂小狗对着案发方向狂吠不止,并向案发方向跑去,从而确定了案发具体时间,据此筛选出一辆多次途经案发现场附近的摩托车,驾车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进一步工作锁定犯罪嫌疑人程某。9月2日,程某等四人先后被抓获,案件成功告破。该案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视频侦查十大精品案例和全省2008-2012侦破命案典型案例二等奖。
为百姓平安,甘洒一腔热血和宝贵青春
    在牡丹分局办公楼一楼的最东头,有一间陈设简单的办公室,这里便是朱兆鹏平时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走进朱兆鹏的办公室,记者在一处不显眼的墙面上看到一幅幅重叠挂在一起的锦旗,“破案神速,廉洁高效”“百姓的贴心人,人民的好公仆”……其数量不下30幅,后来记者了解到,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朱兆鹏办公桌的后面有一挡板,而其后面有一张临时搭建的床铺,由于案件需要,朱兆鹏平均每个月至少有10天都睡在这张简易的床铺上,而一旦遇上案件,一周不回家也是常事。
  据牡丹分局考核统计,6年来,朱兆鹏每年加班时间都在3000小时以上,每天在岗时间超过14小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