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树木枯死是否“水土不服”
2016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暮春时节,绿意盎然。每天步行上下班,看到省城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行道绿化就觉得心情舒畅。但是,这段时间忽然发现经十路两侧有不少乔木已经或者濒临枯死,于是在千佛山医院和省中医东院之间拍了几张照片,看上去触目惊心。因为病木都不像本地树种,由此想到,“水土不服”是否是主要问题。
  树木濒死,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病虫灾害,如果有这方面的原因,还希望园林部门加强管理,防止因为工作疏忽出现行道绿化大面积枯萎的现象;二是“水土不服”,据我所见,现在济南不少街道都种植了一些南方树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问题。我在经十路周边生活多年,也眼见了经十路拓宽改造的过程。说实话,有些行道树最初选得就不是很合适。南方树种虽有常青的优势,但是移居到北方之后生长缓慢甚至多病多灾。经十路改造已经有十几年了,很多南方树木依然纤细弱小,行人在树下感觉不到林荫道的效果,这样的行道树应该是绿化上的败笔。
  对于枯死的行道树,园林部门或许暂时可以用补种的方法解决。但是,代价应该是比较昂贵的,毕竟在市场上南方树种要比本地树种贵不少。除此之外,如果一直是死一批补一批,补一批死一批,最终也可能出现年年种树不见大树的结果。农民种个瓜菜都要算经济账,城市绿化也不能只图稀罕好看。每次在路边看到那些“夏天要遮阳,冬天要保暖”的树,都觉得这样的绿化很可笑,让树木受罪,让行人生气。希望有关部门以后再种行道树时不要犯本末倒置的错误了。(读者 吴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