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沉浮,反腐剧的春天来了
2017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民的名义》从线上火到了线下,也让很多电视人认同:反腐剧的春天来了。实际上,在《人民的名义》之前,反腐剧的确从国内荧屏市场淡出了许久,回首近20年,国产反腐剧曾几度沉浮,而这一次,号称“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诞生,的确可以称得上反腐剧在国内荧屏的破冰之作,也势必将掀起电视剧市场的“反腐热”,未来反腐剧或将井喷式爆发,但精品可能依然稀缺。
  高热度
从火爆到近十年淡出

  实际上,在《人民的名义》之前,荧屏上也出现过很多国产反腐剧。而要追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反腐剧,要数1995年由周寰执导、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该剧讲述了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侦破过程的故事,编剧陆天明与《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以及知名编剧张平也被称为中国反腐剧的“三驾马车”。当时,《苍天在上》在央视播出的收视率高达39%,创造了当时电视剧最高收视,热度不亚于如今的《人民的名义》。
  在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大雪无痕》《省委书记》《忠诚》《生死抉择》《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一大批反腐剧涌现。直到2004年4月,广电总局要求压缩此类电视剧立项,随后此类电视剧退出黄金档时间。据数据显示,当时涉案剧的拍摄数量占据了电视剧拍摄总量的一半之多,广电总局此举也是为了改变涉案剧过多过滥的乱象。于是,从2004年开始,与反腐相关的此类涉案剧逐渐淡出了荧屏。
  直到2015年,全国范围从上而下开始刮起反腐风暴,淡出荧屏十年的反腐剧也开始回暖。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半年公示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就多达11部。也就是在那一年,周梅森开始创作《人民的名义》。
制作上
投资方大多不敢冒险

  综观20年电视荧屏,涉案、反腐剧这种现实题材作品做口碑往往不难,难的是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像《人民的名义》这种在豆瓣拿高分,还能让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的观众在朋友圈刷屏的反腐剧实在难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人民的名义》在制作之初,也面临了资金缺口、市场考验和平台选择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此类反腐涉案剧难出精品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资金,《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曾透露,有超过50家投资方因为担心尺度和风险,最终没有参与投资,甚至有一些已经签约的投资方最终选择毁约退出。实际上,资金短缺是很多反腐涉案题材剧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审查的严格、日渐年轻化的受众群和各种市场化的剧种,让大多数老牌影视公司不愿冒这个风险。
  其次是市场,如今的电视剧行业早已不像十多年前那样平和,各种迎合市场化的题材出现、明星粉丝效应凸显,让整个电视剧产业都变得浮躁和商业化,受众的日益年轻化也让正剧不得不作出让步,各制作公司也自然更加青睐抢热钱、赚快钱。
  最后是平台,《人民的名义》制作投资超过1个亿,而湖南卫视以2.2亿买断了该剧五年间的台网播出和分销权。实际上,在该剧拍摄期间,曾有四五家电视台去现场探班,但只有湖南卫视最先作出反应决定买断。对于平台而言,一部政治题材剧在还未拍完时就决定买下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平台方购剧的谨慎也是反腐剧难出精品的又一大现实问题。
质量上
井喷态势下需要精品

  《人民的名义》的爆红,也让不少业内人士集体认同:反腐剧的春天来了。记者了解到,目前公、检、法、司、安这五大部门都有计划拍摄此类反腐涉案剧,可以预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反腐力度的继续加大,市场上将有大量此类剧涌现。
  但不可忽视的是,《人民的名义》的成功,除了尺度之大以外,还和制片人兼导演李路的用心、编剧周梅森的真才实学,以及整部剧所有老戏骨“友情价”的共同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反腐剧创作还要权衡对真实的反映与艺术的突破,站在足够的高度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
  综合以上这些方面,如何让反腐涉案题材剧避免重量而不重质,从而诞生更多精品化的好剧,或许是未来必须研究的课题。    (杨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