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资金到位两千铁军入黔地
恒大闯出精准扶贫新路径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扶贫队员走访贫困户。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大攻坚战,其中“精准脱贫”赫然在列。这标志着未来三年,扶贫攻坚将成为中国的头等大事之一。恒大集团就闯出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从2015年12月开始,已累计向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捐赠到位60亿元资金,并派驻两千余人的优秀扶贫团队到扶贫一线。

  见习记者 孙慧丽

资金投入是第一步
扶贫团队更关键

  据贵州省扶贫基金会透露,1月9日,该基金会收到恒大集团捐赠的第四笔20亿元扶贫资金。从2015年12月开始,恒大已累计向该基金会捐赠到位60亿元,未来三年还将捐赠50亿元。
  在恒大的计划书中,要用这110亿元资金,帮助贵州省毕节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在2020年实现全部稳定脱贫。这显然不是一件易事。而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看来,内生式脱贫关键是“加强贫困人群的能力建设,并且通过各种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实现贫困人群的自我脱贫”,因此,资金投入往往只是第一步。
  在恒大的扶贫蓝图中最核心的要素并非资金而是人才。2017年5月14日,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大会上,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再次强调:“5年无偿投入110亿元并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要派出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办法、能出技术、能促进当地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的扶贫团队。”据了解,两年多来,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2108名优秀员工和扶贫队员常驻毕节市扶贫一线,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联合行动。
创新扶贫模式
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

  与此同时,恒大运用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让这两千余名扶贫队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使得恒大掌握了毕节扶贫第一手的信息。以入户调查为例,自结对帮扶以来,恒大扶贫队员和当地干部员工一起,已累计走访了毕节全市100多万贫困百姓,通过逐户拉网式摸查、核实和宣传发动,实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形成了恒大精准扶贫的数据库。
  针对不同贫困户的需要,恒大创新了一系列扶贫模式。以产业扶贫为例,恒大引入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随着肉牛养殖基地、蔬菜育苗中心、蔬菜大棚和大田基地、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等投入生产,实现了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此外,根据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因素,恒大运用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挖掘贫困人口的自身优势,培养贫困户的造血能力。这两年来,通过各项帮扶措施,已成功实现12.73万人初步脱贫。
2020年实现
百万人脱贫目标

  脱贫难,难脱贫,是摆在中央和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挑战,贫困人口是中国社会问题最集中的群体,贫困连片地区,也是客观自然条件很难迅速解决的事实。以恒大帮扶的毕节为例,该市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毕节扶贫工作。
  要在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方式、方法及效率。为此,恒大首创“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的新模式,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多管齐下”以实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近百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的目标。
  距离2020年全国脱贫的红线已经越来越近,精准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整合要素、建立机制,挖掘和激发贫困人口的生产力与创造力,使脱贫由“外生性”过渡到“内生式”,成为这场攻坚战能否取胜的关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