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我省部分农村首用天然气取暖
燃放鞭炮,定要避开管道!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农村使用天然气更要保持警惕 本报记者 张玉岩 摄
     冬季气温寒冷,不少家庭为了保暖往往紧闭门窗。一旦燃气使用时间过长,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了蓝天,2017年很多农村地区也安装了天然气,那么,市民在家中如何做到安全用气?这个使用天然气取暖的首个冬天,农村居民又要注意什么?
  本报记者 张玉岩     

农村天然气管道
室外悬挂更安全

  早在2017年11月,山东就已经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气代煤、电代煤任务,传输通道7市改造58.2万户。济华燃气南山分公司经理李秀峰介绍:“农村地区并不经常使用天然气,相对于城市来说,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针对这些情况,李秀峰介绍,在天然气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多嘱咐几遍天然气使用常识。
  “比如在使用完毕时,应当先关闭灶前阀,再关闭炉阀,平常不使用时保持灶前阀关闭。”而且在厨房里面都贴上使用说明,查表收费时工作人员还会再叮嘱一遍。“我们也会在镇区里面举行宣传活动,展出一些天然气事故的案例分析,普及天然气使用不当造成的爆炸威力和危害性。”
  农村地区大多采用的是室外管道悬空的设计方式。“实际上,室外悬空的走线相比于密闭空间管道来说更加安全。”由于天然气比重比空气要小,一旦发生泄漏,天然气会往上走。室外悬空的管线设计更容易使泄漏的天然气扩散,不会造成天然气堆积发生爆炸事故。同时,室外设计由于空间大,相对于密闭空间来说链接点更少,也就是说可能发生管道泄漏的漏点也就更少了。“只要不在管道旁边燃放鞭炮,就没关系。”
胶管两年需换一次
燃气器具也有寿命

  随着气温降低,山东真正进入了严冬,而天然气的使用也迎来高峰期。此前,济南曾发生居民楼天然气爆炸事故,这也给安全使用天然气敲响了警钟。居民在天然气使用、安装、检查三项都要格外上心,就算是冬季天冷,用气时也不要忘了开窗通风。
  冬天居民在洗澡和取暖时会频繁用到天然气,专家提醒,洗澡时要开启换气设施,用气时不要出现无人监控现象。“冬季进入使用高峰期,有时候居民使用完之后容易忘记关灶前阀,冬天取暖、洗澡完毕要及时关闭灶前阀。”
  大多数家庭都会忽视的一件事是胶管使用年限,实际上胶管使用超过2年就要更换。燃气软管在厨房环境下,有高温、有油烟,老化速度特别快,会变硬、脆化,甚至会出现裂缝。而且,如果软管拖到地上,还容易被老鼠咬坏。从历来的燃气爆燃事故来看,基本上都是胶管脱落造成的。胶管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卡口如果锈蚀或松动,就很容易发生胶管脱落,造成天然气泄漏。
  其实,不仅是胶管有使用寿命,燃气器具的使用寿命通常是8年,要及时更换。天然气管道等设施在经过专业人员安装后,就不能擅自增设、拆除和改装。
施救天然气中毒者
应匍匐前进禁用火机

  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室内(密闭空间)泄漏浓度达到5%-15%极限,手机、电源开关等静电产生的火花即可点燃发生爆炸,爆炸中心温度可达2000℃-3000℃,体积膨胀5-10倍,并形成强大冲击波,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轻度中毒主要表现早期是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对轻度中毒者,主要措施是通风,使其立刻脱离环境。中重度的中毒,表现为意识不清,深度昏迷,必须到医院救治。由于燃气相对比空气轻,在上层,如果发现有人中毒进行施救,应当匍匐进入解救中毒的人,打开门窗,关闭气源,环境当中不能使用打火机、火柴。
  岁末年初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多发。为了保证冬季燃气使用安全,各地在天然气使用安全上加强了措施,比如济南下发文件加强燃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宣传投入,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把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广泛宣传到每个供气区域,每个供气单位,安全宣传不留死角,全方位覆盖。燃气企业要确保安全使用燃气明白纸发放到每一户家庭并做好发放记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