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重返巴黎协定,愿与朝适时对话,但是——
特朗普一点没变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日,在美国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和挪威首相索尔贝格(不在画面中)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讲话。新华社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说,美国可能重返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同一天,他表示对与朝鲜在合适时机和条件下展开对话持开放态度。一天前,美方更宣布,特朗普将参加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特朗普近来举动频频且异于先前政策,是否表明特朗普“回心转意”?专家推断,其实没有变。特朗普依然奉行“美国优先”,希望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投入最小化。

  近期表态让人“没想到”
  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在与来访的挪威首相索尔贝格共同主持的白宫记者会上说,美国可能重返《巴黎协定》。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时表示,对美朝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下展开对话持开放态度。此前,白宫发言人桑德斯9日说,总统特朗普定于本月晚些时候参加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特朗普将成为继克林顿之后第二位出席该论坛的美国总统。
  自2016年竞选总统以来,特朗普多次批评全球化“不公平”、占美国“便宜”。他就任总统将近一年来,美国退出多个多边组织和国际协定,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所以,当特朗普和白宫作出上述表态时,让不少人嘀咕“没想到”。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发言人桑德斯说,总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目的是“向全球各国领导人介绍‘美国优先’政策议程”;同样,对于重返《巴黎协定》,特朗普强调是有“前提”的,即遵从美国的意愿,重新达成“公平”的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学者孙成昊认为,特朗普对全球化的态度其实没有实质性改变。依照他们的判断,现任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并非绝对的“孤立主义”或简单的“反全球化”;特朗普着眼于“让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全球化”,实质仍是“美国优先”。
没有自绝于国际社会
  “对于《巴黎协定》,特朗普的话延续了他去年宣布退出该协定时的理由,只是用相对积极的表述‘反过来’又说了一遍。”刁大明解释说,“特朗普向全世界‘喊话’的目的,首先还是要求各国更多关注美国利益。”
  涉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这一以全球合作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场合,刁大明说:“特朗普出席活动毫无成本,却保持了美国的存在。他不排斥为宣扬‘美国优先’而出现在更多场合,以保持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主导地位。”
  孙成昊认为,特朗普在《巴黎协定》上的表态不代表对气候变化问题立场的颠覆。特朗普没有自绝于国际社会,只是从更现实和实用的角度,希望改造多边机制,实现美国利益。
  谈及特朗普治下美国与朝鲜对话的可能性,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认为,这些事件相对孤立,尤其是朝鲜半岛局势,一次表态无法说明趋势性改变。刁大明说,随着平昌冬奥会临近,朝鲜半岛局势迎来难得机遇,特朗普只是“顺水推舟”,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在半岛事务上解套,为半岛局势降温,但所谓“极限施压”策略并无改变。
“独行”式调整不靠谱
  今年达沃斯论坛定于23日至26日举行,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强合作”。德新社报道,论坛主题与现任美国政府偏向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环境和安全领域政策调整形成反差。
  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织之际,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针对逆全球化思潮,达沃斯论坛组织者曾在官网上发出警告:只寻求本国利益的政治主张呈现“死灰复燃”之势。
  刁大明说,“美国优先”其实与全球化进程在某些方面不冲突,特朗普希望保持美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只不过他希望实现的是美国利益最大化、投入最小化”。陈定定也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并不是完全的孤立主义或反对多边主义,一切都遵从一个原则:即“美国优先”,对美国有利。
  “特朗普对美国经济等方面所作调整有两大症结,首先是这种调整与全球发展步伐‘不同步’,是‘独行’式调整。”刁大明指出,“其次,他希望重现美国‘一家独大’式的繁荣,调整目标定得过高。”“时代不同了,这种调整注定有弊病。”他说,“美国频频‘退群’无法终止全球化潮流。”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