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徒步时,我们在想什么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五点半起床,出门右拐,旁边山大操场跑6000米,回来冲澡,吃饭,上班。这是李召每天雷打不动的早晨模式,我们同学都叫他“老干部”。老干部模式坚持十年下来,成了标准精力旺盛的肌肉男,这个在大学不起眼的男同学,人到中年,真让人眼前一亮。一直对那些多年如一日,坚持做某种事儿的人充满了敬意。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像李召这样在跑圈中的坚持者。
  □黄小意

在跑步中“通关”
  我原来一个同事,没见他翘过班,也没耽误过工作,人不知鬼不觉八年下来,跑了37个全马。平时每天跑上个十里八里的,对他来说那都是散步。
  他也是一位村上迷。我问他,你在跑步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他说啥都没想,渴的时候想喝水,热的时候想把衣服给扒下来,就是单纯地跑啊跑,纯粹地放松,放空。
  真的什么都没想?
  他仔细想想说,真没想什么,但改变是有的。比如,有时会通过跑步,把平时想不通、解不开的难题解决了。
  既然什么都不想,那平时想不开的事情是如何在跑步时就想开的?他说他也不知道,反正是一阵跑下来,问题好像就随风而去了。
  我理解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通关”吧。
  知道他的故事后,深受感染,我决定也要跑起来,跑不了全马,至少可以跑个半马。正巧那年在西营有个21公里的徒步,他答应带我去。为了显得自己还过得去,我提前三个月偷偷练。先练走,每天8公里,配速从12分钟一公里到10分钟一公里,再到8分钟一公里,最好成绩居然进入过七分半钟一公里。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却残了——膝盖积水,肿得像发面馒头。这绝对不是走路造成的,而是因为不正确走路。一来我有外伤史,膝盖内侧韧带曾经拉伤过,没彻底好成了慢性滑膜炎,重新高强度运动必须先有保护措施,而且要循序渐进;二来,我只知傻走,不知道还有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放松这两项重要工作。同事知道后,先同情了我又鄙视了我,告诉我:走路也是技术活儿!他严肃而科学地教了我运动的准备与放松,以待身体恢复后,重新收拾旧山河!
  不过,我收获最大的是知道了运动的乐趣。我理解了那些徒步或跑圈的人,理解了他们跑啊跑,就想那样一直跑下去的感觉。运动到一定的量,人体会产生多巴胺。要知道只有两种情况人才产生多巴胺,爱情与运动。说句挨揍的话,知道为啥那么多中年人爱上马拉松吗?一个字——身心愉悦!说正经的,我的感觉是快走三公里之后,身体就开始特别愉悦,等到5公里就想一直走下去,8公里呢,那叫一个美。当然了,新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一口吃个胖子,像我一样。而且,每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有人20公里不带累的,而我走到12公里也就歇菜了。
在徒步中感悟人生
  在跑步中有啥也不想的,也有跑着跑着、走着走着成为思想者的,比如朋友波哥。
  认识波哥是在一个徒步团中,那时跟他不熟,他的微信名叫驴野行踪,我看成了“野驴行踪”,深深佩服他能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名字,太有个性了。后来,他把自己写的书送给我,我才如梦初醒,微信名即书名,人家叫《驴野行踪》。野驴和驴野,完全两个境界。
  波哥有一个徒步团,十几个人,建团已有近十年,他和他的团友徒步走遍济南的南部山区,那本《驴野行踪》就是他们行走的记录。他们的徒步全是利用双休日、假期进行,当你刷朋友圈时,他们在徒步,当你睡懒觉时,他们在徒步,当你大吃大喝时,他们在徒步……他们不停地走啊走,从泰山走到黄河,从省内走到省外,在海边走,在山中行,驴野行踪,境界不凡。几年前,我曾跟过他们一次从泰山到黄河的徒步,这是他们每年的必走项目。人家从泰山出发,走到济南我才跟过去,走到黄河就累得七死八活了,而他们不但淡定自若,还沿途拾垃圾。在徒步中,做公益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原则,除了拾垃圾,净化山水,他们多年来还一直资助山区贫困孩子上学。
  我问过波哥和他的团友,在走啊走的过程中你们都想些什么。波哥说,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感慨的分儿,想什么都是多余,只管心胸开阔就是了,不自觉你就会成为一个思想者。此话正确,他用他们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去年,他们一边行走,一边在行走的间隙学习《道德经》。前几天,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告诉我,他13万字的关于《道德经》的感悟已经写完,正准备出书,他邀请我参加他们团队1月底徒步泰山后在泰山脚下关于《道德经》集中学习的研讨会。哎呀,这是一群怎样的徒步爱好者啊。翻开他的书稿,那简直就是一个徒步山河之后的旅行者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自有一番独特的大意境在里面。
  今年他们又成立了一个徒步群,规定相当严格,每天走一万步,自觉报数,完不成一次自责,两次反省,三次退群。呜呼,或许跑步的人自律精神都超强,他们都特别自觉,加完班喝完酒都得把这一万步走齐整了,报到群里,方可安睡。
  我滥竽充数进去了一段时间,总是各种完不成任务,很羞愧地退出了。这说明,我不但在身体的状况上跟不上他们的点儿,在精神境界上也跟不上他们。这简直就是野驴和驴野的差别,这是常立志和立常志者的区别。我得向他们学习。
  在最近的一次徒步中,我惊奇地发现,李召也参加进来了。他说,今年因为一个公益活动他认识了波哥和徒步团,大家有共同的喜好,爱运运,做公益,所以就进入这个圈子。
  有相同爱好的人,总会走到一个圈里来的。我挺喜欢他们这种运动的圈子,他们不夸夸其谈,他们自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向你输出快乐和力量。当他们徒步时,他们啥都没想,但是徒步和坚持却不断淬炼了他们的思想,这是我以一个观察者和采访者得出的结论。
  幸甚至哉,跟他们在一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