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策划,社区建自助养老
“常青树”俱乐部开启长清养老新模式,设立八个模块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1日讯(通讯员 李秀文 刘秀文 记者 于梅) 位于城郊接合处的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常春藤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3600人,占居民总数的20%。为有效解决养老问题,该社区近期成立了“常青树”老年人自助服务俱乐部,文化养老、互助养老、精神养老的新观念在悄然兴起,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认可和欢迎。
  常春藤社区的老人中,有周边农村的失地农民,有来为子女看孩子的外地人,也有来此养老的退休职工和公务员。他们当中既有东北人也有广东人,大多缺少归属感,日常生活较为单调。作为其中一员,济南社科研究院的退休教授吕荣斌,研究养老服务多年。她创新思路,在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养老的新理念。抱着征求意见的心态,吕荣斌向周围的老年朋友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经过精心准备,吕荣斌、王莫辞、柳佑生三人在长清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常青树”社区老年人自助服务俱乐部,同时聘请退休的大学教师白云彪为秘书长。
  据介绍,“常青树”俱乐部分为老年安全、消费维权、居家服务等8个模块。俱乐部设置了“正三角形”的管理架构,顶层为董事会,负责俱乐部全局工作;二层为专业性服务委员会,负责各模块的活动策划和管理;三层为服务委员会下设的管理机构。如舞蹈委员会下设民族舞蹈队、广场舞队、腰鼓队等。俱乐部会员以50-80岁的社区居民为主,自愿免费参加,目前已有385名会员。 
  “‘常青树’俱乐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即使无专业、无特长,只要有热情,同样能在此大显身手。”吕荣斌介绍说,俱乐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区老年人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友善”为切入点,鼓励他们在且行且善中不断释放正能量。
  “常青树”老年人自助服务俱乐部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家庭和睦,也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邻里之间吵架的明显少了,居民上访告状的也少了,就连存在多年的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化解。老年合唱团、舞蹈队、旗袍秀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绿荫下、歌声起,银发飘、欢笑语,已成为常春藤社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