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一周内连续供地867亩
土地出让更加严格规划,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村次中心规划鸟瞰效果图
     2018年的元旦刚过,济南的土地市场就掀起了一波供地热潮。
  1月3日,济南国土局挂牌出让位于高新东区孙村片区4宗居住用地,共计323亩。
  1月6日,高新区再次推出10宗地,涉及章锦、两河、贤文、创新谷等多个片区,涵盖工业、商业、居住用地共计约544亩。其中,居住和商业用地面积占据大头,约329亩。
  年后一周内连续供地867亩,这还不算完。据相关人士透露,高新区预计2月份还将分批次供应上千亩土地,其中居住用地面积将有三四百亩的规模,主要集中在东部。
  高新区密集供地背后说明了什么?
  本报记者 修从涛

又一个大发展时期将来临
  查阅济南国土局挂牌供地历史可以发现,济南高新区大规模供地尤其是大规模出让商住用地并不多见。上一次大规模供地还是去年6月。2017年6月30日,济南国土局一次性挂牌出让15宗土地,其中高新区汉峪片区占14宗,出让面积约531亩。
  其实,高新区汉峪片区的崛起不过近5年时间。时间倒退至2013年,这一年揭开了汉峪片区大开发的序曲。8月,高新区出让5宗商业商务用地,其中4宗位于经十东路以南、舜华路以东,1宗位于大山坡以南、舜华路以东,总面积为319亩;10月,高新区出让4宗居住用地,位于大汉峪和南胡村,总占地200余亩。如今,汉峪片区已经崛起,片区内有汉峪金谷,还有十余个大型商业社区。
  此次高新东区孙村片区挂牌出让323亩居住用地,是否也将成为该片区大发展的序曲呢?从一个统计数字上或许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据济南高新区中心区腾笼换业推进中心统计,刨除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高新区中心区土地建成率高达92.7%。这也预示着高新区下一个发展时期只能从中心区以外的其它片区寻找更多发展空间。
  除了中心区,综观高新区其它四大片区,位于机场周边的高新北区和划入高新区近2年时间的创新谷片区,基础建设稍显薄弱,而章锦片区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相比较而言,高新东区更具备基础,符合高新区下一个大发展的定位。为发展这一片区,高新区已在这里布局了东区商业发展中心、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三大园区建设主力。
  2018年的元旦刚过不久,济南国土局便挂牌出让位于高新区孙村片区4宗居住用地,共计323亩。这个被定义为济南五大城市次中心之一的孙村片区,也是高新东区的核心区域。据悉,目前该片区的控规仍在进一步调整当中,将在目前雄厚的产业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城市配套。
将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与此前高新区出让土地在要求上有所不同,此次高新区连续出让的地块有着严格的规划要求,也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孙村片区是济南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工业项目较多。但此次出让的323亩土地性质全部为居住用地,这就突出强调了该片区已经将产业与居住生活融为一体。此外,有的地块要求配建公共活动中心、公共停车场等,更加考虑了居住生活的方便性。
  1月6日,高新区再次推出10宗地,涉及章锦、两河、贤文、创新谷等多个片区,涵盖工业、商业、居住用地共计约544亩。其中,居住和商业用地面积占据大头,约329亩,也是综合考虑了各片区内的产城融合发展需要。
  结合高新区中心区的城区建设经验和教训,在规划方面,此次连续出让的土地在规划上也都有着严格要求。公厕、垃圾站、沿街商铺、绿化带、建筑高度及配套车位等都有着严格要求。
  以孙村片区出让的4宗居住用地为例。这4宗地块均要求建设低密度住宅,控制在24-50米以下,住宅底层及主次干道两侧不应设置沿街商业,居住地块建筑形态根据各地块高度控制应为多层、高层,且单地块内住宅层数差不宜过大,并注重与山体天际线轮廓相呼应,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景观及良好的天际线效果。
  此前,高新区东区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余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强调,为了保证城市建筑与规划高度统一,将考虑在土地出让时,通过前置条件设计等方式对开发商的建设进行引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