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这盘棋要多点落子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是代表和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学前教育,引发了广泛热议,相关的提案、议案及建议皆是扣时弊、贴民生、接地气。近年来,公众对“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不仅成为广大家长的苦恼,也给有关部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才能办让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公众对幼儿园的吐槽,首先表现在选择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时的纠结。一方面民办园水平参差不齐、价格攀升,另一方面公办幼儿园入学门槛很高,这就让家长们左右为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洗脑式的广告语,如今成了不少家长的精神信仰。于是乎,家长们或是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挤进公办园;或是拼命挣钱,竭力承受民办园日益见长的高额费用。不知觉间,孩子入园悄然变成了爸妈们的“励志大片”,影片的幕后却是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随着大量企事业单位的迁入,众多年轻职工陆续安家,子女入学问题迫在眉睫,而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远未达到家长们的心理预期,这种区域内的供需不平衡,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诚然,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而幼儿园建设的规范性更值得重视。管理不规范、普及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师资不足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都剑指一处,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势在必行。换句话说,如何加强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关键是做好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与此同时,改革还需投石问路,不妨将“公办”的蛋糕适时做大,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将其纳入基础教育总体规划,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及规模。可以尝试从基层入手,扶持每个街道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对已开办的乡镇公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当然了,对民办园加强督导也必不可少,要规范私立幼儿园的收费,对不合规的收费行为进行提醒告诫,责令整改,并定期核查。唯有如此,才能助推全市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