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托管”,让家长无后顾之忧
——淄博市周村区教体局扎实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孔令海 岳道刚

  “传球,快!左边!……”每天下午5点半左右,天色已暗,然而在新建路小学的足球场上却灯火通明,喊声不断,这里并没有举行特别的足球比赛,而是学生放学后在参加课后辅导活动。
  “我和孩子他爸下班都很晚,老人又不在当地没法及时接孩子,现在可好了,学校开设了课后辅导活动,孩子放学后可以待在学校,有同学陪着,有老师看着,还能学点东西,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孩子在新建路小学上三年级的家长刘雨凤说。
  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下午放学时间早,家长接送难,监管存在“空档期”,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日前,区教体局根据相关规定研究制定了《周村区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放学后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等课后辅导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学校开设了足球、轮滑、武术、象棋等‘课后辅导活动’,同时配备了专业的任课老师进行指导。此外,为了满足室外活动的需要,我们还在操场上安装了照明设施,提高了活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有的辅导都是免费和自愿的,只要家长和学生同意就可报名参加。”新建路小学副校长毛克介绍道。
  “放学后,我们安排教师免费看护一、二年级学生写作业,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开展了快乐篮球、跆拳道、拳击等兴趣小组,让暂时不能回家的孩子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北门里小学副校长毕研超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周村区21所小学已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上千名小学生参加到了声乐、古筝、象棋、书法、足球、武术、阅读、手工课程等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后生活。
  为了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各学校也专门召开安排部署会,分析本校所辐射学区生源分布情况,结合冬季昼短夜长等季节性因素,主动组织有需求的学生开展课后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各项活动时间相对固定,实行弹性管理,做到安全第一,解决了无法按时到校接孩子家长的后顾之忧。
  另外,正阳路小学开展的武术社团活动、中和街小学开展的英语阅读社团活动都很有特色,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孩子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放学时间段适当后移,既解决了我们家长接孩子难题,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发展了特长,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教育服务能力,我们当家长的十分赞同和支持。”家长刘静表示。
  “我们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学校和家长签订学生课后服务委托协议,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周村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福河介绍说,“课后服务工作温暖学生、方便家长,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