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去年为解决“大班额”问题投入57.5亿元
今年再新建扩建中小学18所
2018年0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枣庄两会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解决大班额、扩建学校……这些教育民生大事不仅在政府工作报告、惠民实事等方面成为政府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枣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心、关注的话题。2017年,枣庄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2018年又将如何发展?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梳理。
  文\片 本报记者 时尚

去年新增17.7万个学位
今年要新建、改扩建18所中小学

  “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三名工程”、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对教育事业作出了成绩肯定,同时也指明了方向,部署了要求。
  回顾2017年,枣庄为化解教育“大班额”问题,全市累计完成投资57.5亿元,开工校舍216.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7.7万个。同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枣庄学院新校区开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启用。
  展望2018年,李峰市长就教育方面工作提出,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建立解决“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年内新建、改扩建18所学校,扎实推进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鼓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加快枣庄学院新校区、市职业中专迁建二期、市实验高中三期建设进度。扩增普惠性幼教资源总量,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年内资助学生5万人次。
普及学前教育、解“大班额”
成为今年“重头戏”

  近年来,“大班额”问题的逐步缓解,也让不少教师感受到明显的效果和变化。
  两会期间,枣庄市政协委员、枣庄市实验高中老师沙文博提到,化解大班额工作有了明显成效,“以前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一个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现在一个班就四五十个学生,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明显减少。”沙文博说。   
  可以说化解“大班额”成为近几年枣庄教育事业常抓不懈的的重点、难点工作。
  在今年政府工作20件惠民实事中,其中一条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这样指出,2018年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普惠性幼儿园28所。建立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加快市实验高中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市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建设任务。
  同样,教育重点工程也被列入政府重点项目清单中。今年重点项目工程涉及社会民生方面,就提到了三个关于校舍建设的项目,分别是枣庄科教创新示范园(一期)教学楼、办公楼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枣庄翔宇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等的建设;古城学校的建设。
如何优先发展
听听政协委员咋说 

  “优先发展教育不光靠嘴讲,得有行动才行!”两会期间,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冯仰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优先发展教育,一定得把教育优先的位置摆到位。
  冯仰军说,他认为教育发展要做到真正的“优先”,在生活中,必须要考虑学校的承接能力,不能只管规划小区,不顾学校额满。优先考虑教学用地,不能只见小区起,看不到学校扩。
  “教育改革发展离不开人才,重视人才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枣庄市政协委员、枣庄市实验学校副校长于波认为,近年来,特优教师体制障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成为2017年枣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对此,枣庄市政协委员于波认为要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特优教师的创造活力。加大中小学特优教师的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重点倾斜,投石激浪,引领并带动全市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推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