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技术孰轻孰重? 学院油画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艺术与技术孰轻孰重?
  学院油画展诠释教师群体的突破与创新
  
园丁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

  “油彩映象——第二届山东高校教师油画精品展”即将亮相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山东高校教师作为我省油画创作的主要群体,在我省油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14位中青年教师的近70幅油画作品,将向观众展现他们近年来的创作面貌。
  高校油画教师的创作群体一直在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一边是我省多个艺术院校教书育人、为人典范的知识导师,在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创作实力外,循规蹈矩的遵从我国的师范教育。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从事艺术创作,是渴望着不羁和自由,善于突破创新的艺术家。他们一边从事艺术教学,一边又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为师、为学、为艺”是这些高校油画教师们的全部写照。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创作环境的限制,令学院老师的油画处于一个特别的区间,他们不像很多职业艺术家一味追求艺术观念的表达,作品十分前卫;也不像很多学院中遵循传统、墨守陈规的教师那样思想僵化且一切以传统导向为审美。他们的油画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此次参展的画家,有的是将戏剧人物作品视为用西方油画技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如岳海涛;有的是把东方人眼中的油画风景用西方的油画艺术来表现,如孙营、邹光平、冯晋等;有的画家是探索油画艺术中的观念表达,如朱红梅、焦伟、李雪松等。这些画家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通过油彩在笔下的不停转换和涂抹,来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

“艺大于术”
成为油画创作新指向

  随着教师们理论知识的储备和绘画技术的提高,艺术和技术孰轻孰重的发问也成为困扰艺术家自身创作的问题。对此,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李雪松说:“油画越画就越觉得,绘画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存在于“技”这个层面上,如果艺术只是一味的炫技,那就太肤浅了。艺术,就是艺在前,术在后,本末不能倒置,一切经验、知识与技巧都是为了前期对画面投入的思考、想象力和情感来服务,艺术最主要的还是观念表达。
  谈到高校教师油画创作的突破和创新,李雪松说:“我认为教书育人和专心学术的艺术家本身是不矛盾的。教书就是教授艺术规律和人类文化的精髓。育人却是告诫学生做人和从艺之根本。创新还是由艺术家的生存状况决定的,体制之外的艺术家整体生存状况如野生丛林,艺术即是他们的追求,亦是饭碗,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是他们生存之根本。不可否认,体制外的艺术家在艺术丛林的生存技能和锐意进取是体制之内的艺术家所欠缺的。院校里的艺术家就像圈养的动物一样,在精心的饲养下确实会培育出上好的俊马,英俊、美观、气宇轩昂和贵族气息,但细细体味,也确实缺少生命的野性魅力。若要创新,则需清心养气,真视内心,涤荡心之污浊。材料技法、风格形式是全新视觉空间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以作品精神引导观者的精神境界才是艺术家一生的向往和追求。”       (贾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