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济南强根基 融入泉城再发展
——山东省济北中学注重内涵发展纪实
2018年1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8年8月22日,济北中学师资能力提升研修班拓展培训。
  2018年5月13日,济北中学第五届成人礼照片,家长陪孩子跨越成人门。
     鲁北平原,济水之北,坐落着一所园林式的现代化高品质学校——山东省济北中学。
  时至今日,济北中学已走过了21个春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济阳人民骄傲的成绩,在济南市及周边县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8年10月1日,济阳正式撤县划区,成为济南市第八区。学校以“对接四个中心,融入现代泉城”战略为契机,基于济南市教育现代化要求,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将学校办成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文化品位的场所,打造书香校园、探究乐园、成长家园,让“济北中学”这个济阳教育的金字招牌闪亮泉城,跻身齐鲁名校行列。

  本报通讯员 赵新平 高继涛

回归本真育初心
以人为本筑校魂

  学校顺应人的成长需要,以实现“走进济北播种理想、踏入社会擎天栋梁”的教育目的,努力打造“人文·书香”的校园文化,让老师朴实真诚育人,让学生本真求学问道。
  学校大力实施“暖心工程”,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骨干教师交心、青年教师座谈、教师节送花、雨雪天发送温馨短信等形式,切实让每位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与关爱,努力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学校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组织教职工篮球赛、羽毛球比赛、韵律操比赛、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阳光体育健身活动,陶冶情操,让大家享受运动的乐趣。
  学校还结合教师的爱好,开设了老师健身气功、健身舞、健美操、书法等社团,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释放教师工作压力,愉悦教师身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让教师幸福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把师生放在中心位置”,是学校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学校从完善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到构建“后勤围绕前勤转、中心围绕年级转、学校围绕孩子转”的运行机制,减少事务性工作对教师专业性成长的困扰,努力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安静做学问,为提升育人质量奠定基础。
  教师服务于学生,干部服务于教师,校长服务于学校,每一位济北师生都能从这里找到诗意的精神栖居地。
打通源头引活水
研训一体强师本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通过学习培训、活动引领、教研创新等举措,切实强化教师队伍的内涵发展。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实现自我超越。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学校通过组织举办年轻教师培训、学科研讨会、骨干教师观摩课、读书交流会、“新老”教师结对子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邀请专家、名师到校给教师们传授先进理念,让教师们吸纳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组织骨干教师到衡水中学、精英中学、昌乐二中、潍坊一中等学校考察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教师树立专业精深意识,践行“工匠精神”,做有追求的幸福教师。
  课程活动引领,加强队伍建设。学校组织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研究,并结合钻研教材,引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爱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实现自我超越。目前,首批校本教材《悦读者》、《创意·创造·创新》等先后投入使用。
  创新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让教师有追求有盼头。在评价管理上,学校推出多元梯度评价机制,对教职工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评,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落实项目管理,结合各自岗位,签订项目管理责任书,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加大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评选优秀团队和先进人物,突出文化引领,注重正向激励,让教师各显其能、各展风采,充分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刚刚过去的2017—2018学年,陈亮老师被评定为济阳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贻华老师被评为济阳第一批科普带头人;高继涛老师被评为济南市高中语文青年名师;学校36位老师获得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适应形势创新局
多元发展育英才

  如何立足未来人才发展需求,实施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的变革,是当下教育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原来单一的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学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着力构建“内涵、特色、多元”的新型普通高中办学格局。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分类考核、错位竞争,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成才、多元升学的途径,这是以郭怀军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制定的发展高中教育的基本工作思路。
  多元课程,拓宽学生成长方向。学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以国家课程为主、以特色课程为翼,建构具有济北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成长的课程体系。 
  探索创新国家课程,引导学生不断求真务实。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学自主招生的全面铺开,学校围绕国家课程正在着力打造五大学科竞赛、高校自主招生、创新作文大赛、科学素养大赛、英语能力竞赛等各科比赛、大学夏令营(优生推荐进入)、享受国家计划等多元升学渠道。
  研究开发特色课程,打造精品,引导学生做综合全面发展的成长个体。创新,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话题,也是济北中学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彰显特色。学校不断探索、发现,坚持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开创了一条独特的特色教育之路。  为保证科技创新教育顺利开展并开花结果,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学科组,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设备,装配创客空间,优化办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开设科技创新课程,组建科技创新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科技创新特色可持续发展,在全校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除此之外,学校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校的科技创新夏令营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体验成长乐趣。
  随着科技创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校在多个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个个殊荣:2017年,在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中,76人获金奖,高贻华、刁广涛、孔丽娜、魏迎春等老师获优秀辅导奖,济北中学荣获“全国十佳创新名校”称号;获首批“济南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称号;济北中学被济南市科协授予“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8年,首届山东省中小学生发明创新大赛中,我校高一学生赵琳熳、陈盛龙和王璇三位同学的科技创意作品双双获一等奖,杨雨萱同学的发明作品获特等奖,济北中学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济北中学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教育实践基地”称号;山东省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暨第二届山东省青少年创客大赛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举行,这次大赛济北中学组织的咔嗒智能车高中队、模块化机器人高中队、无人机代表队、青少年编程队,共54人精彩亮相。青少年编程队获一等奖,无人机3个一等奖,模块化机器人一等奖、三个队二等奖;咔哒智能车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高贻华老师和毕研财老师获优秀辅导老师奖。如今,科技创新教育正引领着济北中学从历史走向未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风正劲,扬帆破浪正当时;行路难,上下同心勇者胜。团结务实的济北人正全面弘扬“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济北精神,一如既往地注重内涵发展,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在打造齐鲁名校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