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毓璜顶医院营养科专家走进刘家小学
听了健康课,有孩子下决心要减肥
2018年1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8日讯(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王慧) 一日三餐怎么吃才能保证正常营养?蔬果是否能替代主食?蛋黄该怎么吃才更好吸收?如何在减肥的同时还能维持营养?近日,本报联合毓璜顶医院营养科专家李海娟走进刘家小学,为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营养教育课。
  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入手,毓璜顶医院营养科李海娟给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六条核心推荐的内容,她告诉孩子们日常饮食要注意多样化,并以谷类为主,同时应适当摄入禽、蛋、瘦肉,、蔬果、奶类和大豆,保持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很多孩子提到平日里爷爷奶奶在家喜欢吃地瓜、芋头及粗粮等食物,这是否对健康有益?李海娟分析说,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比重的55%-60%,孩子在长身体的阶段应该多吃主食,并适当摄取粗粮,这对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有重要意义。一天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身体所需?李海娟建议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每天保证吃1-2个鸡蛋。
  早起忙着上学很多孩子都会忽略吃早餐,这个习惯可不好。李海娟用“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晚餐则吃得要像乞丐”这样生动的比喻,提醒孩子们早餐的重要性,此外她还建议孩子们应注意奶类的摄取,每天至少要保证奶量300ml以上。针对部分孩子用饮料取代水的情况,李海娟称最好做到每个课间都喝水,每天饮水量应达到800ml-1400ml。注意饮食之外,李海娟称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也十分关键。
  为了更生动地说明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李海娟找来一张肥胖患者的图片与孩子们分享,引得课堂上一阵阵惊呼。其中一个体重已达130斤的小男孩下意识地看了下自己的身材,悄声和旁边同学说自己要减肥了。更多的孩子则聚精会神听讲,希望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家长分享,给家人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建议。
  “健康中国行”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的大型健康传播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宣传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此次活动是本报联合毓璜顶医院、刘家小学共同举办。此类大型公益活动是由本报联合毓璜顶医院宣传处协调各科室专家共同发起,近期还将陆续走进其他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开展意外伤害预防等相关知识讲座,为更多人送去实用有效的医疗健康知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