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聚焦

A05版:广告

A06版:壹读·聚焦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城建

A09版:财经

A10版:文娱·热点

A11版:文娱·热点

A12版:产经

A13版:身边

A14版:身边

A15版:动向·国际

A16版:乐动·欧足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泉城事·假日行

B03版:最抢眼·零距离

B04版:齐鲁鉴赏

B05版:特刊

B06版:特刊

B07版:学堂

B08版:学堂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HC01版:太白湖·头版

HC02版:太白湖·看点

HC03版:太白湖·新城

HC04版:太白湖·家园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K01版:2020.9.29

K02版:新闻

K03版:新闻

K04版:新闻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关注

Q03版:今日青岛·关注

Q04版:今日青岛·专题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体彩

R03版:今日日照·专版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R05版:今日日照·论丛

R06版:今日日照·资讯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形象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城事

S04版:今日泰山·综合

S05版:今日泰山·专版

S08版:今日泰山·专版

T01版:特刊

T02版:特刊

T03版:特刊

T04版:特刊

T05版:特刊

T06版:特刊

T07版:特刊

T08版:特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关注

W05版:今日威海·城事

W06版:今日威海·教育

W07版:今日威海·城事

W08版:今日威海·关注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镇街

Z03版:镇域

Z04版:教育

Z05版:镇域

Z06版:综合

Z07版:综合

Z08版:金融

Z09版:楼宇

Z10版:金融

Z11版:楼宇

Z12版:综合

平台“联合会员”应遵循少而精原则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9日
  □江德斌

  一段时间以来,主打价格优惠、“买一得多”的“联合会员”在网上遍地开花,成为互联网企业“拉新”的新玩法,各大平台纷纷加入“团战”。不同平台会员以打包形式进行发售,是平台间打通消费场景、升级用户体验的全新尝试。但各平台热衷“联姻”的背后,也隐藏着新用户增长乏力、获客成本升高的焦虑。打包之后,一些平台会员用不上,部分会员权益“缩水”,引来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对于平台而言,付费会员属于优质用户,亦是平台的核心资源,轻易不会交给其他平台。但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获得更多用户,平台纷纷开始合纵连横,推出“联合会员”模式“拉新”,彼此共享用户资源,以期通过优惠价吸粉,实现会员增长。不过,“联合会员”犹如“大礼包”,看似优惠多、平台多,但存在会员权益缩水、华而不实、平台多而无用等问题,令“联合会员”变成了鸡肋。
  会员付费已成为许多平台的盈利模式,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用户也普遍接受了会员制,平台的付费会员越来越多,诸如视频、电商、音乐、学习等付费会员数量庞大,多的已经过亿,仅会员费一项就能收数十亿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平台会员增速渐缓,“拉新”成本亦大幅上升,部分平台每增加一个新会员,就要付出高达数百元的营销推广费,实在是难以为继。
  在各大平台均有“拉新”需求的情况下,采取“联合会员”模式,不失为一种创举,可以实现跨平台共享用户资源,将单一会员消费场景升级到跨界消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给用户提供会员增值服务。对于用户而言,开通“联合会员”意味着一次付费,就能享受到多个平台的会员服务,其中不乏知名平台,打包价格更低,感觉很划算,也容易心动变为行动,认为自己是捡了漏。
  可现实并未如宣传的那么好。“联合会员”是打性价比牌,往往采取以强带弱的形式,两三个大平台为主,再夹带几个中小平台,形成了抱团取暖的格局。由于各个平台的功能差异很大,虽然可以互补,但对很多用户来讲,又非必需功能,聊胜于无。
  而且,某些平台花样百出,给付费会员挖了很多“坑”,比如“VIP专属广告”“付费提前点播”等,导致付费会员权益大幅缩水,引起很多会员的不满。如果“联合会员”只是为了“拉新”,以所谓的优惠为噱头,却忽视了会员权益,难以提升用户体验的话,终究还是不长久,很多用户在“尝鲜”过后就停止续费了。
  会员生意并非“一锤子买卖”,平台不能急功近利、杀鸡取卵,要将眼光放远些,注重维护付费会员权益,提供优质服务和内容,借此来吸引会员,提高会员的续费率和留存度。在搞“联合会员”时,也不宜盲目追求平台数量,搞得太过芜杂,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优选关联度高的平台,强化平台会员的黏合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