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聚焦

A05版:广告

A06版:壹读·聚焦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城建

A09版:财经

A10版:文娱·热点

A11版:文娱·热点

A12版:产经

A13版:身边

A14版:身边

A15版:动向·国际

A16版:乐动·欧足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泉城事·假日行

B03版:最抢眼·零距离

B04版:齐鲁鉴赏

B05版:特刊

B06版:特刊

B07版:学堂

B08版:学堂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HC01版:太白湖·头版

HC02版:太白湖·看点

HC03版:太白湖·新城

HC04版:太白湖·家园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K01版:2020.9.29

K02版:新闻

K03版:新闻

K04版:新闻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关注

Q03版:今日青岛·关注

Q04版:今日青岛·专题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体彩

R03版:今日日照·专版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R05版:今日日照·论丛

R06版:今日日照·资讯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形象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城事

S04版:今日泰山·综合

S05版:今日泰山·专版

S08版:今日泰山·专版

T01版:特刊

T02版:特刊

T03版:特刊

T04版:特刊

T05版:特刊

T06版:特刊

T07版:特刊

T08版:特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关注

W05版:今日威海·城事

W06版:今日威海·教育

W07版:今日威海·城事

W08版:今日威海·关注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镇街

Z03版:镇域

Z04版:教育

Z05版:镇域

Z06版:综合

Z07版:综合

Z08版:金融

Z09版:楼宇

Z10版:金融

Z11版:楼宇

Z12版:综合

医疗援藏的“幕后英雄”孙尚武:

“看病就找汉族曼巴(医生)”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9日
  本报烟台9月28日讯(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自2020年8月16启程,跨越4700多公里到达日喀则市聂拉木县至今。这将是孙尚武第一个在高原度过的中秋节。
  “聂拉木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化发展比较落后。时常停电,这些都对信息化工作的实施造成了不小困难。但每当听到藏族同胞说出那声谢谢时,我们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孙尚武这样说。
  作为今年第二批的援藏人员,孙尚武主要负责医疗信息化工作。“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对口聂拉木县人民医院第一位非医护专业的援藏人员,接下来的日子里不仅仅要把医疗技术提高,还要将医院管理、运营等全面拉升。”孙尚武坚定地说。
  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开展了远程医疗,还定期开展了远程培训。以往基层医疗机构遇到疑难病症,病人要携带很多检查检验结果到转诊医院,以后这些都通过远程医疗中心数据信息共享,两端的医生直接查看检查检验结果,同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不仅降低看病的成本,还进一步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烟藏两地的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患者可以在网上面对面交流,进行病历讨论或病情问询,弥补当地医院医生数量和能力的不足,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看病就找汉族曼巴(医生)”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也是孙尚武最常听见的一句话。“这是对烟台毓璜顶医院自1975年以来对聂拉木县医疗事业所做的肯定。我虽然不是一线的医务人员,但也为此感到自豪。”
  9月16日清晨,伴着门窗的吱嘎声孙尚武从梦中惊醒,尼泊尔发生4.9级地震,波及到了医疗队所在的宿舍楼。“那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震后我去散了个步,有种劫后余生的畅快。”孙尚武爽朗地说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烟台第9批援藏干部对医疗队队员在工作生活中都无微不至地照顾,但每天晚饭后孙尚武都会与援藏干部和医疗队队员聊聊家里的事,在信号好的时候就会跟父母视频通话。
  在这个秋天,援藏干部和医疗队队员们将一起包顿饺子来庆祝这个最“高”的中秋节。“以前过中秋晚上都会和父母一起吃饭,现在最想念的就是烟台的海鲜。”孙尚武笑着说。谈及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孙尚武一改轻松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他说:“进藏已经一个多月了,请他们保重好身体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