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聚焦

A05版:广告

A06版:壹读·聚焦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城建

A09版:财经

A10版:文娱·热点

A11版:文娱·热点

A12版:产经

A13版:身边

A14版:身边

A15版:动向·国际

A16版:乐动·欧足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泉城事·假日行

B03版:最抢眼·零距离

B04版:齐鲁鉴赏

B05版:特刊

B06版:特刊

B07版:学堂

B08版:学堂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HC01版:太白湖·头版

HC02版:太白湖·看点

HC03版:太白湖·新城

HC04版:太白湖·家园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K01版:2020.9.29

K02版:新闻

K03版:新闻

K04版:新闻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关注

Q03版:今日青岛·关注

Q04版:今日青岛·专题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体彩

R03版:今日日照·专版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R05版:今日日照·论丛

R06版:今日日照·资讯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形象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城事

S04版:今日泰山·综合

S05版:今日泰山·专版

S08版:今日泰山·专版

T01版:特刊

T02版:特刊

T03版:特刊

T04版:特刊

T05版:特刊

T06版:特刊

T07版:特刊

T08版:特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关注

W05版:今日威海·城事

W06版:今日威海·教育

W07版:今日威海·城事

W08版:今日威海·关注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镇街

Z03版:镇域

Z04版:教育

Z05版:镇域

Z06版:综合

Z07版:综合

Z08版:金融

Z09版:楼宇

Z10版:金融

Z11版:楼宇

Z12版:综合

烟台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张学刚:

病房里的中秋节,盒饭聚餐也是奢望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9日
  本报烟台9月28日讯(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栾秀玲 潘晶) 疫情当前,他是义无反顾“逆行”的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工作中,他是尽心护理重症病人的贴心人。他已经连续多年的中秋佳节没能和父母一起过,更鲜有人知道整天护理病人的他,在父母患病时也因工作繁忙没法守孝床前。“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坚持。”在烟台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张学刚看来,这只是医护人员该有的坚守。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时,作为有着多年重症护理经验的张学刚想都没想就报名驰援武汉。大年初一,阖家团圆之际,他收拾好行囊跟随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奔赴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一走就是70多天。
  工作12年,能在中秋回家陪父母吃个团圆饭的机会屈指可数,多数时间张学刚都守在重症监护室内,陪伴重症病人过节。
  每年中秋节烟台山医院重症监护室都会延长家属的探视时间,并给条件允许的病人提前备好月饼。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群贴心的医护人员是怎么度过这个阖家欢聚的时刻的。
  因为重症病人身边随时不能离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只能轮流吃饭,对张学刚和同事们而言,在岗的每个节假日,他们连盒饭聚餐这样的“仪式感”都无法完成。轮流快速吃完饭然后回到各自的岗位坚守,每一个中秋节对他们而言和普通工作日并无二样。
  “有时遇上情况危急的病人,熬几个通宵都是常事。”张学刚说。许多人认为,儿女是医护人员看病会有天然的“优势”,但对张学刚而言,父母生病时他常常是缺席的那个。“有时是工作忙抽不开身,有时是父母瞒着不说。”让张学刚最难受的是,去年母亲突然生病,几近昏迷之际还再三叮嘱家人不要告诉儿子,怕影响他上班。
  “很少跟父母交流,也极少说感谢的话。”虽然工作中雷厉风行,但在父母面前,张学刚却羞于表达,每周和爸妈打电话也多是汇报工作和女儿的情况。
  可这些父母并不在意,每次得知他要回家时,母亲都会提前炸好丸子等着儿子一家回来,这个小时候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些年一直是父母在付出,都没好好尽孝。张学刚说,这些年最愧对的就是父母,希望借着这次写家书的机会给父母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对爸妈说说这些年埋藏于内心的“真心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