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自印《弟子规》免费送农民
“乡村儒学”发起人之一赵法生:我给目前的工作打60分
2014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法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9月14日,周日,赵法生还在济宁泗水县的尼山圣源书院忙个不停,送完参加乡村儒学与乡村建设学术会议的各界学者,又抓紧给参与“乡村儒学”的义工们布置任务。
  赵法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也是“乡村儒学”的发起人之一。2013年开始,他走上乡村儒学讲堂,把书斋里的儒学运到农村。
  文/片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实习生 杜凯华              
源起:农村文化“生病了”
  走出书斋到农村,亲自给农民讲课,这个想法五六年前就在赵法生的脑海中萌生。“农村文化出现不少问题,我们这代人在农村长大,有乡土情怀,解决这些问题责无旁贷”。
  直到2011年,赵法生加入尼山圣源书院,他自己的这一想法和书院其他几名学者一拍即合。
  “乡村儒学”讲堂能不能开得起来,赵法生先做了几个月的调研。一位老人独自住在破旧的房屋,腊月里躺在床上竟然没有盖被子。他对赵法生说,自己有病,曾经昏倒,第二天才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没有人管,他硬生生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好过来。
  曾经有个村干部告诉赵法生,在农村,老人在70岁之前还好一些,一旦过了70岁,如果没有劳动能力,那可能会非常惨。
  “这些事情进一步刺激了我。”赵法生说,没想到孝道问题在农村如此突出。
  课程就是从孝道、《弟子规》开始的。因为没有课本,赵法生去买《弟子规》,先后买了五个版本,可发现这些并不适合农村,于是自己花了两个月时间写了注本,自费五千元印一千多本,发给村民。
开课:小夫妻争着上台背《弟子规》
  开课半年后,赵法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感觉“乡村儒学”课堂完全可以做起来。
  2013年8月,他们在村里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这次比赛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老年组第一个上台的是83岁的庞德征老人,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但侄女非常孝顺,所以老人对课堂上讲的孝道很感兴趣。老人不识字,完全根据课堂上老师教的内容记忆,一口气背诵了七八句。还有一对小夫妻,在活动快结束时,还强烈要求上台背诵。
  课堂就这么开起来了。赵法生认为,孔子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在乡村依然富有生命力;在广大农村,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大家普遍爱面子,都愿意学。
  赵法生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村民的上进心强,是向善的一种表现,应该把这部分能量激发出来。
目标:学者离开后,乡村仍有人传授儒学
  “乡村儒学”课堂已经常态化,但这仍不够。“我给目前的工作打60分”。理想的状态是,学者离开农村后,依然有人能够在乡村传授儒学。也就是说,要形成一套文化传授体系,“儒学要走出象牙塔,走近老百姓,我们要建立儒学在当代的传承体系。即使一批学者将来走了,不在农村了,这个传统文化的体系仍然在,仍然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实现常态化、课程化、活动化和体系化,目前前两者已经实现,后两者还有距离。
  他们的计划是,要以点带面,从邹城、曲阜、泰安等地逐渐向外推广。
  赵法生说,儒学本就是知行合一的学问,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需要儒家学者走向社会,让儒学和生活的联系紧密起来,完成一种文化使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