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双拐撑起一个美好的家
惠民何坊街道刘学英身残志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
2014年10月1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别看学英身体有残疾,但她脑子聪明又心灵手巧,再难的活她一学就会。”说起惠民何坊街道后张厂村的能人刘学英,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赞。村民娄淑红告诉记者:“学英坚强、勤劳、朴实,是个多面手,会织地毯、管理小卖部,家里也打理得仅仅有条。”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文彬 本报通讯员 卢颖 董婷婷
刘学英正在赶制鞋垫。
身残志坚 刻苦学习
1966年,刘学英出生在惠民孙武街道大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生时就患上了先天性脊椎裂。父母带她两次去北京就医,在医术不发达的上世纪60年代,医生说婴儿活不过三年,建议其父母放弃治疗,父母只好含泪养育着这个不幸的女儿。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刘学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病情也在每时每刻折磨着她。这种病从背部腰下渗出脑积液,阻断了下肢神经,刘学英双腿失去了知觉,六七岁前她只能坐着或躺着。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刘学英顽强地练习站立、走路,最后能拄着双拐慢慢移动。
看着同龄的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读书,刘学英按奈不住心中的羡慕和渴望,可自己不能走路,到学校读书成了奢望。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着她在家自学,在父母的帮助下,她从拼音开始,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的生字。其他孩子用过的书本,成了她的宝贝。十几岁时,刘学英已经自学了所有的小学、初中语文课本,很多文章她都能熟练背诵。后来,她又通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她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意志,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保尔柯察金关于生命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刘学英说。
吃苦耐劳 摆脱贫困
1987年,22岁的刘学英通过书信往来,认识了何坊街道后张厂村的一位民办教师刘建忠。婚后两年,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
刘学英的丈夫身体也有残疾,除了教书外,家里还种着6亩农田。丈夫学校、地里两头忙,刘学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不让丈夫耽误工作,每天不那么劳累,刘学英执意让丈夫用自行车把她带到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刘学英坐着小板凳,在田间一点点地移动,修棉整枝、拔麦蒿,拾棉花。
为了摆脱贫困,刘学英又学会了织地毯。她在家里立上机架,招来女工,为县地毯厂加工地毯。电动车兴起时,她学会了开电动三轮车,还在家开起了小卖部,自己开着三轮车进货,还到集市上摆地摊卖货。她还申请了中国移动公司代理商,为村里的手机充话费。刘学英辛勤的付出,让家里生活有了起色。当时,她为家里创造的收入比丈夫的工资还要多。
2006年,刘学英全家通过自身努力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如今,儿子刘晓阳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母亲的乐观和开朗,都深深地影响着他。“当初俺最大的两个愿望就是:摆脱土屋住进砖瓦房和教育儿子成才。现在愿望都实现了,我心里很满足。”刘学英告诉记者。
邻里和睦 乐于助人
家庭的和谐美满,总会有和睦的邻里关系。刘学英在村里还是个热心肠。逢年过节,她都串门过户,送上问候。遇上老人生日、孩子出生、学生升学、男女婚事,她总是前去祝贺。刘学英是织毛衣的好手,能用毛线织出十几种花样来。村里的妇女纷纷找她学习织毛衣,她总是耐心传授。在刘学英的感染下,丈夫也经常义务为村民修理无线电及各种电器,写结婚对联、请柬等。
几十年来,刘学英夫妇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身体残疾、生活困难,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刘学英说:“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夫妻双方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刘学英用她那拄着双拐的残疾之驱,做着和正常人一样的事情,她用双拐撑起了一个美好家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