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有猫腻万斤小麦变六千
黑心粮贩已被拘留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5日讯(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李诚 杨敏) 茌平县一对夫妻粮贩在齐河县收粮食,把一万多斤粮食称成六千多斤,村民感觉其中有猫腻便报警。近日,这对黑心粮贩被齐河警方刑事拘留。
  10月4日9时许,齐河县公安局潘店派出所接到村民赵先生报警,他家卖给粮贩的粮食应该有一万多斤,粮贩才称出六千多斤,怀疑其中有诈。民警迅速赶到赵先生家中,赵先生介绍,有一对夫妻粮贩来村里收粮食,但是收粮食时过秤一万斤小麦,卖的时候过秤只有六千六百多斤。
  民警查验拉小麦的三轮车,车上装着五十多袋小麦,随即在电子磅上过了一袋:127.6斤。一袋子小麦最起码也有一百二十斤,光这一些就将近六千多斤,还不算车厢内的满满一车厢小麦。询问赵先生及粮贩过了多少磅,得到了统一的答案:一共过了十五磅,一磅就是四袋子小麦,一共是六十袋子小麦。那车厢内的小麦的重量哪里去了?
  民警拿着记磅的账单去数袋子的数量,突然发现自己的大拇指上有墨迹,账单上的字迹已经模糊,立即想到了在请教其他收粮点的“老把式们”提起的“字迹自动消除的记账笔”,于是询问女粮贩记账时使用的什么笔,女粮贩在包里拿出一只中性笔,笔身上的标记被刮掉,但笔身上的条形码清晰可见。民警拿出手机扫描条形码,赫然出现“可擦性中性笔,平均价格17.5元/支”,民警随即将两名嫌疑人口头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询问。
  经审讯,这对黑心夫妻粮贩对他们乘人不备,利用可擦性中性笔涂改重量,少给村民粮食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