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感动
——记莱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本报记者于鹏飞通讯员常永亮马军徐雯雯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重症医学科(ICU)常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无数危重病人的生命在这里得到挽救。但一道铁门似乎又让ICU变得有些神秘,病患家属因为不能进入其中陪伴病人,从而有着这样的好奇:这里的医护人员如何对这里的危重病患进行24小时的监护与救治?近日,记者走进ICU,走近这群医护人员,听听这些与死神搏斗的勇士们的故事。
  “我们会尽全力
守护每一个生命”

  “ICU医生和护士的主要责任是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救治,随时解决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问题。对病人丁点异常的变化马上采取措施,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都会尽全力守护每一个生命。”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段崇浩告诉记者。
  “求求你们,救救他,救救他!”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伴着一声声声嘶力竭地哭喊声,一位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的病人被推入重症监护室,家属告诉医生他们跑了不少医院,但都没有多少改善,医院对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单。
  段崇浩主任闻讯后立刻从家赶回了医院,带领着医生们很快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肌无力治疗方案和呼吸功能锻炼计划,医护人员紧急投入抢救,通过血浆置换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成功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经过近两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肌无力的症状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完全脱离呼吸机的支持。
  在ICU每天都会上演着这样现实版的“生死时速”。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位患者来到ICU时都在死亡线上挣扎。这需要医护人员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能吃苦、善协作的品质,也需要先进的医疗设备。记者了解到,ICU拥有本地区最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设施、多功能呼吸机、血流动力学检测、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设施。在此基础上,该科室在省内较早、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有创血压监测、ARDS的肺复张等高新技术,填补了本地区的多项技术空白。
“把人交给你们,
我一百个放心”

  记者采访获悉,与别的科室不同,住在ICU的全部都是危重病人,他们大多数都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为了避免院内感染,病人都不能由家属陪护。这种治疗与隔离的需要,让照顾父亲近两年的刘女士有些担心。
  刘女士的父亲因高血压脑出血刚刚进入ICU时,她坐卧不安,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打一次电话。“有没有按时量体温?”“现在需要翻身了”“给他按摩了吗?”每次进入探视时间,刘女士都会对父亲进行全面“检查”。就这样持续了一周,她找不到半点不合心意的地方。反而一个微小的细节,让刘女士感动不已。她看到了放在父亲手下的笑脸水枕。那是ICU的护士们为了防止长久卧床的病人起压疮,将胶皮手套灌入水做成的,在水枕上还画有笑脸。“我父亲在昏迷中无法看到,但作为家属,我们看到这些也会觉得很温暖,这是鼓励,是生的希望。”刘女士感激地说。
  没错,ICU的护理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7岁,尤其是对于三名90后来说,在家里她们也被父母宝贝着,是家中的天之骄子。但在这里,相比同龄人来说,她们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她们每天只有半小时吃饭时间,值夜班不能打一个盹。工作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更不能有一点一滴的失误,每两小时要为病人翻一次身。除了随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外,还要为病人喂饭、输液、换药、洗头、不定时地为病人倒尿、清洗排泄物等等。她们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奉献着。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为病人更好地服务,就要做到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对于科室100多台仪器,护士长杨兴菊对新入科的护士的要求是“一个月内必须掌握基本设备的操作,三个月掌握全部设备的操作”。科室每年一次加强培训,让每个人把科室全部设备操作一遍,操作合格率为100%。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机制,使用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全院最先使用品管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动所有人员共同参与找出问题症结,拿出整改措施,制定实施标准,收到了良好效果。
“选择了ICU就是
选择了奉献”

  9月18日下午两点,当很多人结束午睡准备下午的工作时,ICU的两位护士才回到值班室吃她们“迟到的午餐”——一人两个包子。护士长杨兴菊告诉记者,包子、凉皮是她们的最爱,不是因为爱吃,而是因为吃这些能节省时间。    除了工作上的劳累,每天面对的对象除了昏迷不醒的病人就是冰冷的机器,这种压抑的环境让人随时都想逃离。然而这里的医护人员都愿坚守在这里不愿调离。“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我们喜欢自己的工作氛围,大家相处的就像亲兄弟姐妹。”护士董文娜说道。
  段崇浩主任告诉记者,在ICU病房工作,拖延下班时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大家都会想着为接班的人减轻点负担。没有任何一名医护人员会在交接班时一走了之,她们最常用的一句话是“需不需要帮忙”。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正因如此,ICU的医护人员赢得了无数患者的赞誉。有人说ICU是距离死神最近的地方,那记者要说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是守护在病患生命线上的天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无尽的爱心与死神搏斗,为患者架起了生命的桥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