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科研经费,回击“任大炮”
2014年10月2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我们国家的科研体系,能通过科学的分配、有效的监督,用好不断增长的科研经费,以此“制造”出更多像航天工程一样振奋人心的真货,而不是供人调侃的笑料。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这两天,任志强宣布退休的消息铺满了屏幕。而这位常被称作“大炮”地产大佬,临“走”前还不忘补上一句,“咱准备也改行弄点学术研究。”这句充满了调侃讽刺意味的话,也弄得一向“高大上”的学术界没脾气,毕竟为“任大炮”撑腰的,就是近期被屡屡曝光的科研腐败丑闻。
涉及其中的,不乏知名的大学教授,甚至还有院士,贪腐金额更是令人咋舌。有如此重量级的“蛀虫”,再加上经费管理体系中“跑冒滴漏”的黑洞,也难怪每年科技领域的诺奖总与国人无缘。尽管经费不是科研的全部,但如果连钱都管不好,要想攀登高峰也就难了。
有材料显示,相比三十多年前,我国公共财政科研支出增长了近100倍,但学术成果和技术创新却并不尽如人意,每篇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平均6.92次,而这一数据的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低“性价比”背后最直观的问题,就是科研经费的滥用。从现有的案例来看,通常在项目资金申请下来之后,除了学校提取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这些项目资金,小的几十万,大的上千万甚至上亿,人性贪婪的一面怎么能经得起如此巨大诱惑的考验?
如此一来,掌握科研项目审批大权的行政之手,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那些正值壮年的科研人员,争相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中断了学术生涯;而奋战在科研一线的人,也积极向权力靠拢,为争夺科研资金“跑部钱进”。行政主导权越强,学术目标就越被官员的政绩观所操纵,引导着科研人员把精力用在容易出成绩的“短平快”项目上。这样的机制不容许“试错”,更不容许“板凳要坐十年冷”,冲击诺奖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了妄谈。
当然,一味强调短期内冲击诺奖,也不符合实际。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无论是现有的科研成果还是科研队伍,与发达国家相比客观上存在差距。但正是因为有差距,才更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更显出改革科研体制、完善经费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否则,搭不上新技术革命的这班快车,只能被落得更远,以后再想赶超就会更吃力。
更何况,现在我们常说要培养大国国民的自信,而自信是要靠实力支撑的,要在各个领域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为发展提供动力的科研领域。或许这就是诺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因为它已经成为很多人眼里的一种象征,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象征。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我们国家的科研体系,能通过科学的分配、有效的监督,用好不断增长的科研经费,以此“制造”出更多像航天工程一样振奋人心的真货,而不是供人调侃的笑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