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义伟为啥如此“拧巴”
2014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安倍此次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翻案文章就没断过篇,不过,菅义伟此次的狡辩显得特别“拧巴”。一方面,他声称“河野谈话”应该否定,另一方面,又表示要继续继承其精神——既然都“应该否定”了,你还继承个啥?其实,在菅义伟这个“拧巴”的狡辩背后,藏着的是安倍政府更加“拧巴”的小心思。
  此事的原委,要从今年9月《朝日新闻》的一段更正声明说起,该声明宣布撤销1991年至1992年的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根据吉田清治的个人证言,证明日军二战期间曾强征济州岛妇女成为随军慰安妇,在当时的日本引起反思潮,并成为“河野谈话”的基础。然而,从今年5月起,《朝日新闻》通过考证发现,吉田当年的证言中存在大量错误,不得不撤销有关“吉田证言”的所有报道。
  对于日本来说,“《朝日新闻》自扇耳光”这则消息的意义,超出了“慰安妇”问题本身。《朝日新闻》在战后一直是日本左翼的旗手,在其领导下,日本媒体界、言论界战后一直呈现“左派占优”的格局。《朝日新闻》此次丢丑,让右翼媒体看到了“绝地反击”的希望,此事很可能成为日本舆论界的一记“翻天印”,让日本舆论界也沦陷为右翼的主场。《朝日新闻》更正声明发出后,日本《产经新闻》等各右翼媒体加班加点对《朝日新闻》进行反攻倒算。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右”惯了的安倍政府此前却态度暧昧——安倍的确很希望借此事恶心一下左翼各党派,但他也知道,修改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必然会触怒中韩。因此,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安倍政府一直很“拧巴”,一会儿说要重新验证“河野谈话”,一会儿又改口说没这打算。这种“拧巴”,说到底是在权衡“打压国内左翼”和“缓和中韩关系”之间的利弊。
  明白了这个背景,就不难读懂菅义伟此次狡辩耍的小心思:菅义伟声称河野谈话证据不足,是为了讨好国内右翼势力,打击左翼;他同时又说要继续继承“河野谈话”,是想减少触怒中韩的风险。不过,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仍能看出,“拧巴”的安倍政府还是朝着否认“河野谈话”又迈了一步。对安倍政府来说,讨好右翼、打击左翼的内政需求超过了对外交大局的考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安倍政府类似的“拧巴”狡辩,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