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刘根来照顾父亲一天仅睡4小时
时间给了父亲自己却没空看病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4岁的刘根来没有兄弟,母亲在他3岁时离开了他,从1989年妻子一直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刘根来一个人的身上。2005年以后,父亲得了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自此他便成了父亲的贴身护士,为了给父亲换洗尿布半夜不时起床,一天仅睡4个小时,常年的劳累让他的腰很痛,虽然儿子是骨科医生,但是刘根来说,老父亲一天也离不开他,没有时间去为自己看病。
  文/片 本报记者 谭正正
         王领娣
   每天换洗尿布
 是必做工作

  在卫生间里洗洗涮涮是刘根来每天必须要做的,老父亲刘春彬已经89岁了,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刘根来伺候。“家里父亲的床单、被罩总共有4套,老爷子没有意识,吃喝拉撒像刚刚出生的孩子,一会看不上就把大小便弄得到处都是。”刘根来说,有一次他父亲大便后,想自己清扫,结果弄得浑身都是,拖把也将垃圾从卧室一直拖到卫生间。每次小便将地板弄得一片片,刘根来都要用拖布擦洗好几遍,然后喷洒空气清新剂。刘根来说:“父亲的屋里一点异味都没有,每天保持卫生这是必须的。”
  每天一起床,刘根来要做的就是为父亲洗衣服和尿布,家里也有洗衣机,但是他都是要手洗,刘根来认为父亲换洗很经常,如果攒在一块再洗,会耽误父亲换新的,一件一件的用洗衣机洗会很浪费。“父亲解手不固定,我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一两个小时就会起床看看,一天下来仅睡4个小时。
 为照顾父亲
 得了病没空看

  从小刘根来的家庭很苦,妻子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从儿子到孙子,刘根来也没少操心,现在儿子已经36岁了,在医院当骨科医生,孙子也上小学一年级了,白天夜晚除了照顾老人,中午还要做好饭去接孙子。“儿子当医生,很忙,就算过年有时还要上班,孙子懂事也愿意来这边。”刘根来说。
  偶尔忙完活,刘根来就守在老人旁边,老人有时候突然说地里的树,院子里的牛。刘根来说,老人家会偶尔想起以前的事情,他就耐心和父亲解释。回忆当初健康的父亲,然而现在父亲已经不认识了,这总让刘根来心里不是滋味。一辈子的辛苦,让刘根来的腰落下了毛病,儿子多次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但是刘根来拒绝了,他说:“老爷子的情况离不开人,如果需要住院,家里怎么办?孙子谁来看?”考虑到这些情况,刘根来不顾儿子的劝解,至今一直挨着自己的腰病。
 全家人形成
 敬老好习惯

  在刘根来客厅的桌子上,一张手写的学校放学时间表,上面工整地写着学校上学、放学时间,“我每天早上送完孩子就回来给老人洗洗涮涮,接近放学时赶紧做饭,然后再去接孩子回家,忙忙碌碌倒也很充实。”刘根来说,令我欣慰的是,孙子非常懂事。
  看着爷爷每天为了伺候老爷爷忙里忙外,刚上一年级的小孙子比同龄人都懂事,刘根来说,每天放学他都会乖巧地在校门口等着,不会乱跑,不让我操心。“每次吃饭,都要先给老人的房间里端一份,孙子都会抢着给老人端饭菜,怕他烫着不让他端,自己还不乐意。”刘根来欣慰地笑着说,“我父亲耳聋,有时候说话声音小了听不到,要大声在耳朵说才行,因此孙子还常常误解我,认为我在训老人,还告诉我不要训斥他老爷爷。”
  刘根来说,虽然我做的都是应该的,是作为儿子应尽的义务,“但我感觉自己的所做所为在无形中,影响着一家人,我妻子身体不好,儿子儿媳很孝顺,虽然工作忙,但一有空就回家看看。”刘根来说,能在全家形成这种敬老孝老的好传统,比什么都珍贵。
  洗完衣服刘根来又将父亲的床单铺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