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为何又成了新闻
2015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幼军
     本报深度记者 龚海     

  当人们习惯每天等着中纪委网站发布官员动态时,眼尖的人从国务院任免决定中也发现了新闻。
  14日,总计21人的工作变动被国务院一次性通报,而媒体单单挑出于幼军说事。62岁的于幼军从2011年初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至今已四个年头,被免职这天,他正在河南南阳开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
  四年来,于幼军低调做事,不在媒体上露脸,但一举一动依然抢眼。
  实际上,他已在南水北调办超期服役近两年。于幼军曾自称,“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别漏这个‘好’字。”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已通水,他也是时候退下来过平静生活了。不过至18日晚,他的名字还未从南水北调办网站的领导专区隐去。
  如此备受关注,大概是因为这个曾经的政治明星几度起落,至今能从他身上揣摩中国官场的规则。
  1953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丰县的于幼军,第一学历并不高,1980年至198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通过函授学习才拿到本科文凭,但他并非不学无术,30岁出头就与原广州日报社社长黎元江合作撰写了《社会主义四百年》,别出心裁地运用章回小说的形式,赢得年轻读者的欢迎,获得了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这让于幼军一举成名,很快由广州社科所调任广州市委宣传部。
  由学界转入政界后,于幼军41岁成为广东省委常委,在深圳干过市长,在湖南当过副书记、副省长,在山西当过省长,最后任文化部副部长。有思路,有想法,敢作为,他务实开明的作风一度被中央和媒体称许。
  正准备大干一场,却突来晴天霹雳。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于幼军自此沉寂,直到两年留党察看期满,他低调复出,任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很多人以为他会在此等来东山再起,因为孟学农就曾因“非典”辞去北京市长后,短暂出任南水北调办副主任,继而赴山西任省长。
  已经57岁的于幼军那时干劲十足,但始终没迈出位于玉渊潭南路的南水北调办大楼。现在,他的政治生涯谢幕,这四年没带来惊喜,长期跟踪他浮沉的媒体似乎可以取消关注了。
  有人唏嘘,当年于幼军到底犯了什么事,错误有多大,但那时没说,现在依然含混不清。然而他能复出并平稳着陆,至少可以说明,于幼军的问题确实非一般小问题,但又并非个人品质恶劣、贪污腐化之类不可救药,所以组织上仍愿意给予将功补过的机会。但话说回来,做官尤其要保持做人的基本节操,否则意气风发如斯,却落得这般光景。
  这也让人联想到近日悄然在学术会议上露面的衣俊卿,他们终究与一般政客不同,还是文化人。就像于幼军谈到退休后的生活时对媒体说的,“肯定要回到书房去,读书、写书,最好还能教教书,回到人生的原点,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师嘛!”
  回到原点,近几年,于幼军就一直坚持读书写作,他的责任感和历史感是现任官员中少有的。2013年底,于幼军《求索民主政治》一书出版,延续一贯的严肃主题,全书以近一半的篇幅论述了他对1949年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得失的看法,触碰的大多是当下的敏感话题。能趟过一个个“雷区”,获得正式出版,可见作者的思想理论功底和政治勇气与智慧。
  书中谈的,是一般媒体不曾有机会发声的,而以于幼军的过往政治经验来反思共产党和这个国家走过的路,无疑还会增添不少睿智。如何走好民主政治这一关,于幼军透露他还未停止求索,正在写《社会主义五百年》第四卷,从1965年到1978年三中全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