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谈税,是谈到点上了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大代表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能不关心税收的问题,人大强化监督职责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通过对税收的调整抓紧政府的“钱袋子”。
  今年两会有关税的话题特别多,燃油税上调是否太任性,个税起征点应不应该提高,房地产税何时出台,以及“税收法定”的原则怎么落实等话题都引起了舆论共振。大家都关心税收是个好事,这既有助于推动税收体制改革,也能加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尽管在税收体制改革方面各方观点不尽一致,但是在两会上聚焦税收,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我们都知道,人大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政府,其中包括对政府的法律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谈论人大对政府的工作监督,必然要涉及到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而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税收。因此,人大代表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能不关心税收的问题,人大强化监督职责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通过对税收的调整抓紧政府的“钱袋子”。只要人大抓住了税收方面的权力,政府有权也很难任性,而纳税人的权利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两会的代表委员这几年自觉地把税收问题当成国家大事来讨论,让民众看到了“中国式民主”的不断进步,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发言说到了点上,也说到了民众心里。代表委员之所以特别关心税收问题,恰恰也反映了当前民众对税收的意见,因为民众普遍关心,代表委员才能把这些意见带到两会。此前燃油税刚刚完成“三级跳”,民众对此有很多不解,引发很多争论。所以,两会刚一开幕就引爆了这个话题,不仅使民情民意直达两会,也唤醒了更多人的纳税人意识。民众已经认识到,很多“公款”并非与己无关,而是紧密关联着自己的钱包。因此,他们也就更加关注两会,尤其是两会对税收问题的讨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众的意愿就是改革的最大动力。这几年,民众的“税感”日趋敏锐,两会上关于税收的议题也不断增多,两会内外的不断互动最终推动了社会共识的形成,那就是税不能想征就征了,税收的权力必须回归全国人大。已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立法法草案,明确规定了“税收法定”原则,“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要通过制定法律确定。如果没有两会对税收讨论的持续升温,深化改革的这一步也许不会如此有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