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白领、公务员都嫌工资低
工资在GDP里越来越不“值钱”,收入分配改革亟待提速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农民工陈清是货车司机,固定工资起步5000元,常常感觉工作太辛苦、收入不稳定。外企白领张墨月收入10000元左右,每个月都觉得不够花。公务员赵克月收入4000元出头,目前考虑下海赚钱。
  农民工、白领、公务员群体,看似工作相异、收入差别也很多,但大家都在“诉苦哭穷”,这个现象引起了在京参加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的关注。

有点儿余钱生个病就又花了
  尽管收入不同,但生活压力比较大、对收入不满意,几乎都是一个感受——“难”。
  房价和收入比就不说了,即便“蒜你狠”“姜你军”等物价压力也会让工薪族“压力山大”。稍微有点余钱的家庭,也会给子女上个奥赛班,如果家人生病,开销则更大。
  “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儋州市政协主席邓泽永说,这些年,各级政府在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方面投入较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保障的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农民工群体流动在城市各个角落,生活十分艰难。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认为,由于社保缴费率较高,以致拿到手的工资较低,“迫使”很多农民工宁愿选择没有合同和社保的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央企薪酬制度改革尘埃落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推进在即。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截止到2014年7月25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4.2%,完成任务顺理成章。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黄作兴建议,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依据应该是保障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很多省份现有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社保缴费和住房公积金,扣完后两项所剩无几,效果大打折扣。

辛苦上班不如炒房炒钱实惠
  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辛苦,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收入,怎能让人心理平衡?从国际经验来看,“纺锤形”的收入分配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如果类似的付出有类似的收获,就不存在“拼爹”等现象了,一名政协委员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从世界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劳动者报酬的成本偏低,如果不扭转这种格局,民生就得不到保障和改善,消费也就不可能稳步提升,最终反过来一定会损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劳动报酬占GDP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重要性在降低。也就是说,兢兢业业工作反而不如“炒房”“炒股”“炒钱”实惠,这也是很多企业“不务正业”的重要原因,换做个人更是如此。
  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说,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初次分配环节发力,让劳动力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让企业让利、政府减税、劳动者报酬提高,从宏观上调配国民财富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需扫除“没底感”
  其实,自称“收入低”的群体还有很多——城管、小贩,老板、农民工,开发商、业主……几乎没有人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水平满意。
  “这个现象也不奇怪,因为大家都希望挣得越多越好。”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说,“但大家都‘哭穷’现象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大家心里‘没底’的收入焦虑和消费顾虑,还有更深层次的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满。”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副主委郭乃硕说,要让人们普遍有“获得感”而不是“没底感”,首先是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扫除人们心中“不公”的不安,在全社会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但更重要的,是尽快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网,让大家对未来有足够的踏实感。”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