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姥爷讲故事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长海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度过的,当时小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匮乏,我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去姥娘家听姥爷讲故事。
  期盼已久的星期天来到了,不知咋的,平时睡觉不叫不起,可是一到周日定会早早自然醒,匆匆吃过早饭主动提出一个人去姥娘家。从西门大街到东青龙街,少说也有三四华里,沿人行道一直向东行,路过大布政司街、珍珠泉、皇亭,过了一中,就见到新东门桥了。只见桥下从黑虎泉流出的水清澈见底,绿油油的水草顺水摇曳着,水磨坊的木轮在不停地转着,顾不上欣赏美景,过桥即是东青龙街,到家了。
  星期天走姥娘家已成惯例,刚进院就见二老一左一右坐在太师椅上等着我的到来,一句“外甥狗来啦”,接下来便是一顿粉蒸肉、炸酱面之类的济南特色美餐。最让我难忘的,是一种类似甜沫的粥,叫“油粉”。原料是姥爷提一只水桶去离家不远的后坡街粉坊买来的制粉皮用的下脚料——油粉。提回来,只见上面漂着泡沫,像做甜沫一样添些豇豆、芸豆、粉条、葱姜之类,开锅后煮成粥,喝起来咸中略带酸,美味无比,至今想起还流口水哩。
  饭后,我赶紧拿只小凳子,坐在姥爷身前恳请他老人家讲一段。“话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这是姥爷的开场白,每次内容不同,西游记故事是主篇,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从三藏收徒到西天取经,什么三盗巴蕉扇、三打白骨精、智斗牛魔王等章节,讲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接近傍晚。在二老催促下,只好不情愿地返家,心里盼着下一个星期天早点到来。
  我记得曾跟随姥爷到曲水亭一带租书看,他一生最爱的就是读书,对济南风俗人情、景区典故、历史故事无所不知,向幼小的我灌输了不少知识。比如:济南八景指哪些?我记得有大明湖的“铜壶底漏”,说下再大的雨,湖水也不会溢出;还有龙洞的“金瓶春晓”,相传立春之时,龙洞山上的“瓶囗”会喷出杂草。由于家离东门不远,姥爷时常带我去北极阁玩。有一次,当走到北极阁外西侧一处四面亭子时,姥爷向我讲起解放济南时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就是从这里逃跑的!当时年龄小不解其意,后来长大了,得知王耀武当年真在此建过一个地下指挥部,确实是从此处逃往青岛途中被捕的。
  他老人家阅历丰富,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年幼好奇的我得到受益匪浅的启蒙,学到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少年时代的文化生活。姥爷已经去世多年,但他慈祥可敬、知识渊博的形象,至今仍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