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人影疏 网上求职忙
大学生招聘现场求职人数下降,就业渠道趋多元化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珍梅
  日前,青岛市对260户招聘企业、200名求职者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春节后企业提供的岗位数比去年同期增加,其中民营企业的招聘需求占市场主导地位。服务业岗位需求大。大学生现场求职人数有所下降,就业渠道更趋多元化。
岗位 民企招聘需求占主导
  根据市人社局大学生就业相关部门的调查,民营企业仍然是春节后招聘的主要力量。在260家入场招聘企业提供的4600个岗位中,民营企业提供岗位3140个,占68%,所占比重同比上升3.1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岗位570个,占12.4%。国有企业提供岗位890个,占19.3%,所占比重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从企业抽样调查看,七成企业反馈今年提供岗位相比2014年均有所增加。
  从入场招聘企业的行业性质看,金融、餐饮、批发与零售、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各类服务业成为市场上的纳才大户,岗位需求量达到3450个,占总量的75%。除餐饮业外,其他服务行业在节后的人才需求量同比均有明显增加。制造业企业今年的人才招聘情况不容乐观,入场企业58家,约占18%,提供岗位620个,占总量的13%。
求职 大学生热衷网上求职
  本次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现场招聘求职的约占52%,通过报纸、网络、手机获取信息求职的约占38%,人际关系推荐等其他渠道占10%左右。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和推广,大学生现场求职人数有所下降,网络招聘已成为大学生求职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在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开始逐渐放低身段。从求职者调查情况看,期望月薪动辄3000、4000元的求职者今年已不多见,70%的应届毕业生期望月薪集中在2500元左右。不过,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大学生知识技能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加剧了初次就业难度。从对已就业大学生抽样调查看,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新知识。
建议 高校就业评估调至年底
  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就业工作考核中,就业率成为高校的重要评估指标,部分高校为完成考核任务,存在部分高校的毕业生“被就业”现象。他建议将高校就业评估工作调整至毕业当年年底,给毕业生充分的时间落实就业单位,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建议建立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数据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