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环保门槛,促企业削减排放,淄博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
让百姓切实感受空气变好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照春   本报实习生 李洋 摄
   报告原文
  严格能耗和污染排放源头控制,坚决卡住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继续抓紧淘汰黄标车、加油站清理整顿、煤炭质量全程监管等工作,努力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

精彩观点
  于照春:今年将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管理与治理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布局调整相结合、升级改造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本报记者 刘晓
  “环境治理治标更要治本,”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
  去年淄博的大气良好天数增加了27天,15个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3.7%和29.3%,环保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淄博市提出环境空气良好天数(AQI)要达到128天以上,良好率达到35%以上。面对经济下行、企业治污资金不足等压力,为了蓝天,为了城市的未来,淄博没有因此而降低环保门槛。于照春告诉记者,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从严审批,要坚决把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挡在大门之外。
  在接受采访时,于照春毫不护短,他告诉记者,化工行业是淄博的主导产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量大且危险废物产生源广、种类繁多、数量大,占全省的10%,规范处置能力不强;放射源点多面广,占全省的12%且呈不断增加趋势,监管任务极其艰巨;辐射环境和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和科学手段有待提高。
  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环保部门将竭尽全力去处理。于照春表示,今年将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管理与治理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布局调整相结合、升级改造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从去年10月1日起,淄博市环保局启动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化试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使审批更透明,更快捷,并积极探索创新环保审批方式。“虽然简化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但是能简的简,该严的还是要严。”于照春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