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聊城丛书》首个专辑出版
池塘、织布机等元素引爆乡村记忆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9日讯(记者 凌文秀) 为挖掘、整理聊城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明,推动文化名市建设,争当冀鲁豫三省文化繁荣先行区,聊城组织编纂《文化聊城丛书》,全面挖掘、搜集、整理聊城文化资源,提升聊城文化影响力,丰富聊城文化底蕴,打造聊城文化品牌,凝聚全市力量,全面推进聊城文化名市建设。
  《文化聊城丛书》内容涉及乡村记忆、人物故事、民间艺术、民俗风情、自然地理、名胜古迹等方面,近期,首个专辑《乡村记忆》已经出版,五位聊城籍作家对各自乡村的回忆中,池塘、织布机等元素引爆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系列就收录了部分乡村记录,出版的书籍总计包括五本书,分别是五位聊城籍作家的作品,谭登坤的《在村庄》、谭庆禄的《故乡的池塘》、王西广的《一个村子的剪影》、武俊岭的《村乐园》和于兰的《旧田园》。 
  呈现的这套专辑“乡村记忆”是聊城本土的5位作家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回忆,真实书写。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人生经历: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童年、少年阶段生活在乡村;二十岁左右通过考试,进入大中专学校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生活在城市。这样,他们笔下的乡村记忆,大都是对童年、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这些作家的童年、少年时期,物质生活极为匮乏。这样,他们的文章中,就很自然地出现了许多贫寒、窘迫的情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要把榆钱、榆叶掺入粮食中,才能饱腹。吃着粗陋的饭食,人们挖河筑堤,种地打粮,默默生活。
  那个时代的童年游戏,表现出乡村儿童天真烂漫的一面,远比现在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有益得多。那个时代的好多器物消失了,如煤油灯、水井之类;人的很多生活方式没有了,如用烧热的砖头取暖之类;许多生产活动没了,如积肥、记工分;一些社会角色如保管、饲养员、小队长等也没了。 
  五位作家用笔表现乡村风貌、平原风物,内容丰富,是鲁西曾经生活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乡村记忆”专辑中,浓浓的乡愁中,可见生命的深度、人性的光辉、文化的积淀、风俗的画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