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止于“真假”讨论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明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有些老师非得说它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感。”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认为,现在的语文教育存在很多的“假语文”。(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真假”之争,乃是由于如今的语文教学不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其实,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以语言培养为核心,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只有教师满堂灌的独角戏。此外,语文还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把语文与情感、美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倡导大语文观念。
  要想让“真语文”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还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同时,倡导民主课堂,跟学生开展有效对话,并给学生更多的思索和研究空间。更重要的是,不应止于仅仅开展“真假语文”大讨论,还应在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师培养和多元的语文评价上融入真语文理念,这样才能真正让语文教育回归本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