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人文精神的渲泄与探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人文精神的渲泄与探究,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大美大道,历世画家为此孜孜以求,寻求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当代众多优秀的画家之中,杨文德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另类笔墨,为我们创造出一大批具有独特视角、传达艺术大美的山水佳作。

承于传统 出于传统

  杨文德突出对山水传统的创新和颠覆,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型语系,具备笔墨结构的独有性。自南朝宋代宗炳在中国第一部画论《山水画序》提出透视法则之后,中国山水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核心理念逐渐成为中国画创作实践的不二法门,“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成为一种理论框束,贯穿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全过程。唐代王维的《山水诀》“其中所言布景位置四时景物,量情度理,为后学南针”(潘天寿语)。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山水画,从主题内容到结构造型,从用笔用墨到精神抒张,都形成了完整而丰富的理论体系。但杨文德是被历史传统滋养却从传统中跃然而出的优秀画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对中国传统的山水构思进行了全面颠覆:在势的把握上,不求表现全景全貌的磅礴恢宏,更强调山的陡峭、石的嶙峋;在图式的构思上,不求表现传统意义上的山高水长,更强调山与山之间相互对立的存在关系;在技法的使用上,不求全面继承和使用以线造型、以线立骨的笔墨传统,更突出块状构造的使用,强化以较长的皴擦、晕染所带来的直立仰视效果;在色彩的配置上,不求用色的千变万化,却更加突出使用灰色与黄色作为基础色,以求更贴近自然万物的本来面貌;在动静效果的处理上,不求流动的旋律美感,却更强调以静表现动,以凝固对应流逝;在人文精神的主张上,混沌洪荒的大美脱离了山中亭、亭下人的绘画刻意,原初与固有的山水模式成为绘画主题。这种种突破和创新,使杨文德成为具有独立艺术思想的优秀艺术大家。

写历史交织中的山水本性

  杨文德山水画借鉴融汇西方绘画的艺术解构,强调画面的多变与冲突,具有中国传统山水要义立足于后现代的创新性。西方解构主义是对历史传统和现实主义的原则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表述模式,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新的意义。杨文德的山水画,正是将中国的山水传统,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特别重视个体和部件本身,从而揭示自然山水的本源性、开放性和交互性,把自然万物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演变。由此,我们可以从杨文德山水画中近似凌乱的山石布局、条块分割的用色用墨、树木与山崖的渗透与冲突,感知其笔下历史的沧桑存在。而这种沧桑感,恰是杨文德表现的艺术触点,意在为历史与山水的凝固,发掘和彰显艺术发展的时代形态和文化中继。由此,杨文德笔下的山石,可以是无规则的任意组合,光与影的处理悖于视觉传统;其笔下的水,可以是鱼网似凝固的波纹形状,无声无语,静处一隅;其笔下的云,与天接,与地连,或者本就分不开天与地的交界;其笔下的树木花草,可以迎风站立,也可以伏于山峦,一切都是随心所欲、既有序又矛盾地对立统一于咫尺画卷。组合、分割、再组合,美便以此种方式,在杨文德的笔下,凝固成具有历史褶皱的最美画卷。

寻艺术、精神之独立

  杨文德以山水画创作的丰富实践传承中国山水画的人文精神,并以自我灵魂的提升与修为,寻找独立于传统之外的自我存在,体现其艺术精神的独立性。山水画是中国人文精神最为厚重的积淀,各个时代的山水画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画家自我意识的发现和觉醒,从一定程度上铸造和锤炼了画家的艺术造诣。正因为此,杨文德特别强调灵魂语言对艺术作品的渗透,强调“我为山川代言”的同时,更强调“让山川为我发声”。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杨文德山水画中表现出的艺术独立和灵魂独立,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文化背景,每一块山石、每一棵树木的处理,都体现出画家特立独行的艺术个性。所有的艺术,正是因为有了个性才能创新和进步,这对艺术而言是最大的幸事。
  所有的和谐共生,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存在。杨文德的山水画,提示着矛盾的现实客观,而以山水的依存关系表现艺术的辩证和创新,是杨文德的独到之处,更是他从艺术的另一个侧面,发现山水大道、艺术大美的最好明证。
  □愚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