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读书了吗”?
品聚书吧引领济南全民阅读时代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品聚书吧经常邀请名家开展读者活动。
  本报记者和林雨合影。
     “今天你读书了吗?”这并非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应景之问。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书香”一词格外引人注目。如何让人们跳脱碎片化的阅读,让社会溢满书香,成为“每日一问”。
  说到读书,在济南不得不提到品聚书吧,它是济南读书圆梦之地。2013年底品聚书吧在齐鲁软件园诞生,成为首个集图书、咖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独立书店。半年之后,品聚书吧引起诸多商界有识之士的关注,2014年初冬品聚书吧成功入驻济南的商业地标恒隆广场,品聚书吧开启了引领济南全民阅读的时代。
  本报记者 高娜

从主持人到书吧总经理
  推门走进品聚书吧,浓浓的咖啡香扑鼻而来,还伴随有优雅的音乐声。书吧内书籍摆放区放置了科技艺术、人文社科等各类书籍供读者品读。与普通书店不同的是,除图书销售外,品聚书吧内还摆放着桌椅、沙发,中央有一个小舞台,一角则是咖啡、食品销售区。读者也可在吧台处点一杯咖啡,在特设的书桌旁,静静享受独属自己的文化时光。在店里,记者见到了品聚书吧总经理、同时也是山东著名主持人的林雨女士。
  说起林雨女士,很多人都认识她,自称“不是最老只有更老”的主持人林雨,虽然温和低调,但20年的品牌节目“品牌一刻钟”引来众多拥趸。从品聚书吧开业始,林雨一直在品聚策划主持活动。她四十多年的媒体运营经验、策划能力和标准化的运营方式以及广泛的文化人脉,使品聚书吧找到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她同时还是一名作家,出自她手的微信、文稿总是得体准确幽默。前期她是以公益形式协助品聚书吧策划做活动,已经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林雨告诉记者,入驻恒隆后,每天的成本都在增加,生存下去的首要就是盈利。因此,品聚书吧高新店的公益文化活动照常举办,而恒隆店试图尝试多种的经营模式,与各方合作定制合作各种文化活动,目前恒隆店售书、活动收入、轻餐饮的收入比例基本各占1/3,努力做到不寒酸不局促的品聚书吧。身为总经理的林雨,虽然同时是两家店的总经理,但是面对记者时更像一位“文艺女青年”,年龄在他身上并未显现。
引领济南全民阅读时代
  早在开业之初,品聚书吧就邀请了当地一些文化名人就“济南人阅读体验”进行座谈。嘉宾之一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锡文认为,一段时间以来济南并没有一个让读书人心向神往的地方,希望品聚书吧能够成为济南一个“温暖的遇见”。品聚书吧形成了“读书+休闲+文化社交+文艺沙龙+思想聚会”的新型书店模式。
  开业一年来,品聚书吧做了近百场文化活动,其中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占据80%,从新年读书会,到余世存《家世》读者见面会、国学大师傅佩荣谈读书、红学名家马瑞芳之“我的读书生活”分享会、阿莱《谢谢你,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新书分享会、刘玉堂《戏里戏外》分享会等等,阅读成为品聚的核心竞争力。而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在品聚书吧恒隆店独家推出。淡淡的背景音乐下,传出绝不扰人的读书声,伴随书吧的客人,读书品茗咖啡会友的同时,阅读之音声声入耳。读书的人可能是书友,可能是主持人,可能是作家本人,有直播,也有制作播出,只为读书人。
  在济南,品聚书吧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类似品聚书吧的新型书店模式极为流行,像台湾的“诚品”、广东的“方所”、北京的“字里行间”、福州“大梦书屋”,都和传统的书店不同。不仅仅只是卖书,可以办沙龙听讲座,可以有咖啡和轻食,还提供免费wifi和桌椅,为喜欢书的人营造一个场所、一种氛围、一场体验。这种生活方式不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理想的书香社会吗?“我理解的‘书香社会’是回归本质,每个人共享阅读的乐趣,对于全民的素质也是很好的提升。”林雨表示,中国人非常崇尚读书,“我基本上可以说是无一日不读书。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记得有一次我去以色列,在车上看到老外捧着书,而国人却在用手机玩游戏。“以色列人从小就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甚至把蜜糖抹在书上,让孩子亲近书,这种读书氛围在国内是没有的。据统计,中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韩国11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62本。阅读似乎离中国人越来越远,这与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符。读书不是个人的事,而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书香中慢品生活
  谈到读书,林雨兴奋无比,滔滔不绝,让记者自渐形秽。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不难,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例如每天晚上临睡前的这一小段时间,许多人几乎都是用在了手机上,玩游戏,看朋友圈。临睡前这一段时间,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日一读。在床头放上几本最近计划要读的书,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短期目标,每天临睡前,在书香味中美美的睡去岂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记者记得今年春节期间,一篇博士生春节返乡笔记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文中提到的“知识的无力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道出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古代社会,哪怕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都知道尊重读书人。现在读到研究生、博士毕业,找工作都有问题,人们又开始怀疑学知识的作用,这种导向很可怕。”
  “不必带着功利色彩来看待阅读,闻着书香,让心灵与书本对话就是很舒适的生活方式。在碎片化的信息泛滥的浮躁时代,让人们重新静下心来回到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林雨说。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政府有更详尽的策划支持,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学会放慢脚步,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快感,给自己一些与灵魂对话的契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