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家网吧将转型升级
有望提供票务和代缴水电费等服务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区已经转型的网吧内景。 李榕 摄
     本报4月12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亿勇 晓明) 4月11日,德州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召开,记者了解到,本月底前,全市将有30余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完成转型升级试点工作。    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多数网吧企业经营困难,甚至转让贱卖,关门倒闭,经营者面临着突出的生存问题,因此,违规违法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为扭转行业现状,去年以来主城区有10余家网吧进行了转型升级。
  陈强是爱尚网咖的负责人,从事网吧行业已经19年,经历了德州网吧行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各种滋味。在他的印象中,1997年的网吧还是以“电脑游戏厅”的形式存在,当时市区仅有两三家“电脑游戏厅”。他的“电脑游戏厅”也在1999年成为全市第一家互联网网吧,2002年网吧行业曾达到一个顶峰,最多的时候全市约有200余家网吧,陈强也曾在市区拥有5家网吧。
  随着家庭电脑和手机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网吧行业发展面临困境、大幅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04-2006年是最难干的三年,上网费曾降至5毛钱一小时,我5家网吧也仅剩1家。”陈强坦言,曾想跳出这个行业,传统网吧亟需重新规划、重新整合。“去年5月份开始筹建,11月份营业,转型后的网咖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在首批网吧成功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倡导更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4月底前,德城区将有不少于5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完成试点,其他县市区也将有3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作为试点进行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多元化经营和提升改善上网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形象两种类型。”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称,以多元化经营为例,改变以机时收费为主的经营模式,将包括在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提供安心简餐、手磨咖啡、热茶售卖等便民餐饮服务;经营小超市;建立社区便民IT服务站;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公益服务,免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计算机知识培训,为顾客提供购买火车票、飞机票、代缴水、电、煤气费等便民服务,为农民工、残疾人等代买车票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