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只能一锨一锨往外挖
一天下来熏得头晕累得直不起腰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4月12日讯(记者 侯峰 路伟) 胜利水库管理局的于德生在胜利渠上工作了30多年,他坦言,最苦的活儿不是24小时值班,而是熏着臭气,在垃圾遍布的胜利渠里,时刻不停地用铁锨把垃圾铲出去。
  “我今天刚来值班,一般是是值4天班,休四天班。”在郑家寨子负责渠首管理的于德生说,他曾参与胜利渠的建设,“胜利渠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修建,1978年正式通水,没有借助自然河,是一条完全人工修建的水渠。”
  “胜利渠的作用是不能忘,没有胜利水库就没有工业园的今天,没有胜利渠就没有胜利水库的今天。”于德生回忆说,当时修建时可以说是举全泰安之力,为的就是将汶河水引到泰城南部,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当时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大工程,我记得新华社还为此专门来写过报道。”
  于德生是岱岳区胜利水库管理局为数不多的,参与了胜利渠建设的职工,三十多年年来,他分别守在胜利渠的各个管理所,目睹着汶河之水通过胜利渠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泰城南部的土地,“一开始我们是四个人轮流倒班,后来随着老职工的退休和调任,现在只有我和一个小伙子在这里值班。”
  平时,渠首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值守,但是只要抽水时,就需要两人以上不分昼夜的管理。于德生说,那还不是最累的,最累的是清理河道里的垃圾和淤泥,因为胜利渠里进不去挖掘机,就需要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用铁锨,一锨一锨地往外挖,一天干下来,不仅人被熏得头晕脑涨,腰也累得直不起来。“都是环卫工的活儿最苦,我们清淤那会儿,我想还不如干个环卫工轻快。”
  于德生所在的渠首管理所是一个水泥筑成的两层小楼,楼底连通着胜利渠的抽水管道,在一楼,除了电视机和床,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最显眼的位置,则被摆上了胜利渠和天颐湖的长卷图画,“现在的天颐湖就是当年的胜利水库。”于德生骄傲地说。
  与于德生一样,一个网名是“老树根”网友也在回忆当年胜利渠时这样写道,渠首开挖接近完工时,公社带工的一位副书记差他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到县里找相关负责人解决水泥问题,为下渠首铺底浆砌提前做准备。他俩一大早就到了县委副书记家。副书记听完汇报立马说,只要开始用水泥了,水泥就会到。
  第三天清晨,天刚放亮,几辆装满水泥的汽车开进渠首工地,弄得施工人员措手不及,“老百姓那个佩服呀,无以言表。当时全泰安最重要的事儿就是修好胜利渠。”网友“老树根”写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