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大大提高
中心城区集中供暖迅速扩容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5日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孔令亮) 做饭从使用蜂窝煤到天然气,取暖从自己烧煤炉到干净卫生的集中供暖,1995年,德州由德州地区转为地级市。把建设重点放在了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上。15日,记者在德州市公用事业局了解到,建市20年来集中供热面积从1995年的3.7万平方米增长为2000余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增幅数百倍。
  “以前冬天取暖只能自己烧煤炉,不但脏乱,而且温度也不高,盖几床被子还特别冷,现在有了集中供暖,冬天屋里能超过20℃。”新华街道办事处陈公社区的王老先生称,以前做饭用的是蜂窝煤,现在用上了天然气,只要轻轻一按,火就燃起来了。
  1995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成立,历经三次大的变动和改革,负责中心城区供水、供气、供热保障任务。供水方面,1985—1995年,自来水公司铺设北园小区、新湖南路、天衢新河路、新湖路等输水干管及配水管网。1995年实际服务29万人,供水管网长度194公里;2010年,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完成了加压泵站,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大的供水压力。供气方面,1995年德州市天然气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开创了山东省第一家城区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先例,共铺设管道干线4.7公里,发展用户500户;2000年10月31日,天然气管网一、二期工程顺利完工。输气主干线穿越运河,形成供气双回路,使供气能力由6万方/日提高到12万方/日。供热方面,1994年实现对市区居民采暖集中供热,投资建设了以印染厂为热源的供热工程,实现集中供热面积3.7万平方米。目前,德州市市区供热企业有六家。
  2014年,建设完成第四水厂,实现了中心城区“四区联网、双厂联供”的供水格局;建设一期、二期、三期供热管网工程,形成了以华能德州电厂为主热源的南北两条供热主管网的供热新局面,高铁新区历史上首次实现集中供热。2015年,中心城区供水、供气、供热管网总长度已达2908公里,年供水量3320万吨,供气量1.75亿元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767万平方米,供水、供气、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5%、96%和70%,均居全省前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