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旅游局局长邓露畅谈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内涵
最具城市个性和菏泽特色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建丽 实习生 吴鹏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有哪些吸引游客的闪亮点?牡丹给菏泽旅游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依托牡丹资源优势,菏泽旅游发展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副秘书长、菏泽市旅游局局长邓露日前接受记者专访。
坚持公益性原则 商业类活动一律不列入总体方案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10月,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策划筹备工作就已经启动。今年1月份,牡丹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向各县区、市直各部门、有关企业印发了申报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各项活动的通知。同时,在各大媒体刊发了征集活动公告。活动征集坚持公益性原则,商业类活动一律不列入总体方案。
  3月26日上午,菏泽市委、市政府召开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动员会议,印发了《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本届文化旅游节共征集活动60项。其中,市政府主办的活动2项,分别为第2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2015(春季)中国菏泽投资贸易洽谈会;市直部门主办活动共28项,主要有曹州非遗大讲堂活动、菏泽第十二届住宅与房地产博览会、山东省电视艺术牡丹奖颁奖典礼、2015侨星耀菏泽、庆花会戏曲演出月(全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第三届“中国梦 牡丹行”公益演唱会、第十三届牡丹杯天津画院美术作品展、2015中国菏泽动漫文化节、菏泽市第八届太极拳锦标赛;县区主办活动共29项,主要有牡丹区第十二届群众文艺调演、曹县第二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古泽之首 养生天堂”浮龙湖文化旅游节、郓城县民间艺术展演、东明县全民健身运动会。
  邓露介绍说,总体方案确定后,要求各相关部门细化各自工作方案,各分管领导加强调度,确保本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将于4月16日上午10点在曹州牡丹园国花魂广场举行,秉承“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菏泽、发展经济”的活动宗旨,目的是将活动办成最具有城市个性和菏泽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邓露告诉记者,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大型活动较往年明显增多。活动整体策划突出菏泽“一都四乡”特色文化,涵盖赏花文化、旅游体育、经贸会展等多个领域,精彩活动多,亮点频显,特别是牡丹盛花期间,集中举办10场优秀地方戏曲展演,营造出“白天赏花、夜晚看戏”的节庆氛围。
  另外,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节俭务实。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节俭办会的要求,参照去年的做法,只举行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不再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
  “今年牡丹观赏区有所增多。”邓露介绍,除了曹州牡丹园、曹州百花园、古今牡丹园和天香公园等牡丹观赏区外,在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菏泽将新添多处牡丹观赏区,一处是中国牡丹园,该园占地1200亩,园内植物共计约,牡丹60万株、芍药20万株,其中牡丹品种约900种、芍药品种约200种。如果在五月份来园,还可欣赏到包括珍贵的“国泰”郁金香在内的20万株郁金香争相开放。另外还有盛华牡丹园、尧舜牡丹园以及10余处牡丹集中种植区都可以一睹国花牡丹的风采。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亮点频显 赏花多了很多好去处
依托牡丹观赏 菏泽打造多条“二日游”线路
  牡丹作为菏泽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菏泽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曹州牡丹园、国家2A级旅游景区——曹州百花园和古今牡丹园以及城市公园——天香公园等牡丹观赏区,而且新开发了中国牡丹园、盛华牡丹园、尧舜牡丹园、冠宇牡丹园等多个牡丹园以及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22个。
  据介绍,2014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63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3亿元,同比增长17.37%。其中,曹州牡丹园共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入境游客7000余人次,接待国内外旅游团体4000余个,经营收入1223余万元。
  今年以来,菏泽借助全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围绕菏泽百万都市人群的旅游休闲需求,重点以现有牡丹为依托,连接沿线各牡丹园、油用牡丹基地、大田牡丹观光等特色牡丹产业,与沿途丰富的自然、人文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相呼应,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形成菏泽牡丹旅游新品牌。
  谈起下一步的旅游规划,邓露表示菏泽将依托“花园、文化、湿地、温泉”等资源,打造好国花牡丹观赏、水浒好汉体验、黄河故道休闲、孙膑故地探幽等多条“二日游”线路;持续打造“中国牡丹之都、好汉之乡”文化旅游品牌。菏泽还将做好“牡丹之都”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实施,围绕推进牡丹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并完善盛华牡丹产业园、尧舜牡丹产业园等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此外菏泽还将打造牡丹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另外还将以曹州牡丹园、盛华牡丹产业园、尧舜牡丹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牡丹深加工研学旅游产品,将牡丹的带动影响大力发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