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宅打造家门口的樱花长廊
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显成效,居民乐享宜居宜业宜游洁美生活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季,北宅道路两侧樱花绽放。
  集中居住社区周边面貌。
  滨海大道北宅周边被打造成景观大道。
   文/片 辛克杰 辛瑶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洁美社区”,景观植被特色樱花长廊……
  近年来,北宅街道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以“发挥农村社区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洁美新农村”为目标,加快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状况,让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让“青岛后花园”的名片愈加美丽。
全民动员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洁美社区”
  走进北宅街道的南北岭社区,你会感受到环境整治为这个小山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新硬化的村路干净平坦,美丽乡村的宣传栏、图文并茂的“四德”墙俨然成为村内最美的风景,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以前家门口草木乱堆,道路两旁的垃圾很多,现在的变化太大了,整个村里就像换了一身‘新衣裳’”。南北岭社区居民王俊喜高兴地说,现在走在社区的道路上心里美兹兹的,说不出来的高兴。
  “我们以宜居宜业宜游新北宅为目标,全力打造像南北岭这样的‘洁美社区’,目前已经打造了十余个。”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仁登说。环境整治活动伊始,北宅街道专门组织队伍对社区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并逐一制定整治方案,实行问题整改台账销号制度,逐一整改落实。各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对社区环境卫生区域划分责任区,包干到人,带领居民集中清理存在“三大堆”、卫生死角等问题,最终达到了全面清理整治“三大堆”的目的。
  针对部分社区无定点垃圾回收点及居民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等问题,街道办事处加大环卫设施配套建设,拆除露天垃圾池,根据人口比例新增300多个垃圾桶,并安排环卫工人定期收集垃圾,密闭集中外运。同时,鼓励居民在自家门口安置小型垃圾桶,由环卫工人每天定时进行清理,推广“垃圾不落地”收集方式,实现村容整洁的良好状态。
  下大力气整治公共区域卫生问题,在全街道开展了“洁净家园”整治活动,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展开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10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3000余处,清除各类垃圾2000余吨,解决了部分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对辖区内张村河上游、白沙河、五龙河及支流流域等河道沟渠进行清理,动用机械150余台次,人员600余人次,清理河道垃圾500余吨,硬化社区主要道路及背街小巷1万余平方米,在部分道路沿线及社区裸露区域栽植苗木2万余株,实现绿化3000平方米,并对部分危险墙体进行修复、美化,有效改善社区环境面貌。
亮点工程 景观植被打造特色樱花长廊
  “以前是樱桃园,现在家门口就是小花园。”提起社区的樱桃园,大崂社区樱桃种植户李秀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以前自己踩着泥泞小道去果园,现在则是走在两旁有树有花的景观小道去干活,心境也如画般。
  作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全国樱桃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宅街道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景观,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绿化项目十余个,栽植乔灌木20余万株,绿化面积8万多平方米,构筑一批环境优美,风情休闲旅游线路及人文景观。
  实施南王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突出北宅樱桃之乡的特色,投资798.02万元,对樱桃园区主要道路(兰家庄桥至大崂段)两侧进行绿化、铺装人行道、建设港湾式停车站、景观小站等。现已完成绿化面积约12418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1515株、灌木及藤本植物8593.78平方米,铺设常绿草坪2262平方米,新铺设路沿石6960米、界石1280米,人行道铺装荷兰砖6200平方米,一条4公里长的樱花长廊正慢慢展现。
  南北岭教堂—劈石口沿线原是驴友旅游线路,为改善景观、方便游客游览,街道投资190多万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绿化、美化、设施建设等综合措施,对劈石口沿线进行全面提升,对沿线约1万平方米进行绿化改造,修建景观鹅卵石挡墙2000米、修建景观花坛16处,栽植乔木2000棵、灌木及藤本植物1万平方米,完成可视范围内的坟头、墓地密植增绿,打造出一条环境优美,风情休闲旅游线路。
  北宅是进出北九水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沿线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北宅形象,为构建良好形象,营造良好氛围,实施了北九水景区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景区沿线(卧龙—我乐段)道路两侧进行环境整治,彻底杜绝“脏、乱、差”现象,整体提升景区沿线良好的环境秩序,拆除各种违法建筑近5000平方米,对卧龙—一水道路两侧立面进行改造粉刷及清洗,立面整治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修建铁艺窗、栏杆等300余平方米,整治门头牌匾300余平方米,一条崂山北部黄金旅游线已初具形象。
铁腕治理 摸底调查拆除违章建数万平米
  违章建筑影响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受各界关注。北宅街道积极响应全市拆违号召,按照“遏制新生、减少存量、疏堵结合、长效管理”的原则,本着“拆违不拆民心”的工作思路,强势拆除违法建筑,对辖区内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现象进行综合整治。
  在整个辖区展开了拉网式摸排,对每一处整治标的物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先后组织执法110余次,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00处、5万余平方米,实现了拆违新突破。并采取突出重点、集中拆除的工作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条块结合工作原则,以片区大党委为网格划分主体,建立街道、片区、社区联动监管防控网络,并成立了七大片区城管工作站,按七片五级进行监管,形成“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联动有力、责任明确”的防控局面,做到责任有序、监管有力、追责有据。
  严厉打击无手续运输建筑垃圾、乱倾乱倒行为。对易发生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的重点区域,统筹安排执法力量,设置固定点定点检查,并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夜查行动,共安排夜查人员160余人次、组织夜查行动30余次,有效控制了无手续运输、乱倾乱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了世博园周边良好的环境秩序。
建管并举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26个社区铺设污水官网
  北宅街道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北宅”的目标,以解决视觉污染、环境卫生、道路两侧环境、建筑立面、居民楼院等十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采取“清、拆、绿、挡”等措施,使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实现明显改观,多年的卫生死角清理干净了,大街小巷的“三大堆”不见了,主要道路两侧门头牌匾美观了……居民和游客们惊奇地发现,北宅换了新模样。
  集中整治之后,后期管理跟上是关键。北宅街道通过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以大力提升环卫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整治一处、管好一处,有效防止治后“反弹”。
  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全街道按60户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的标准建立保洁队伍,并健全能进能出常态化机制,通过招聘吸收一批爱岗敬业的员工进来的同时,及时把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了事、考核成绩差的员工淘汰出去,优化环卫队伍结构。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并拿出一部分作为绩效考核奖励,调动环卫工人工作积极性,使队伍更具生机和活力。成立7个环卫督察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环境卫生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考核打分,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社区环境卫生有人管、有人干,杜绝垃圾回潮现象发生。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多万元对北宅街道垃圾中转站进行修缮及设备升级,新建一处400多平方米都管理房,设有调度室、办公室、食堂、休息室等,改善工作环境,新增作业车辆21辆,压缩箱2套,喷淋除臭及高压清洗设备各一套,设备的更新有效减少了垃圾收集外运产生的气味与噪音,垃圾日收集外运量由原来的30余吨增加至50余吨。
  北宅街道在推进地上环境整治工程的同时,同步推进总投资2533.47万元的污水管网建设,为北宅科等26个社区铺设污水管道15600米(五龙河流域7000米,白沙河流域8600米),建设化粪池7座、隔油池83座,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居住社区及90余家农家宴、企事业单位的污水排放,净化了水质。
  北宅,这片原本贫瘠的农家地现在正华丽转身,一个花园式、生态型、文明富裕的宜居宜业宜游“洁美社区”正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